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阎锡山怎样治理经营山西(十五)

(2013-04-12 06:00:00)
标签:

网络文魁

阎锡山

怎样治理经营山西

思考与借鉴

文化

分类: 人文历史

阎锡山怎样治理经营山西(十五)

       191910月,全国教育联合会第五届年会在太原召开,会上阎锡山在演讲中说:人群现在已陷于最危险之地位,因政治程度超越教育程度甚远。政体已成为民主,而民实无主之之智能;主之者既非民,即失却民主之精神,无民主精神而曰民主,危险孰甚!欲渡此一难关,惟有积极发展教育之一途。是故,国民教育为人群之生命。 有鉴于此,阎锡山在他执政山西之初,即把发展教育置于施政之首,予以相当的关注与重视。在他的手书格言中有两句话,其一,当兵、纳税、受教育,为国民之三大义务;其二,欲决胜于疆场,必先决胜于学校。从这两句话中,足可见其对于教育重要性的认识程度。 

  阎锡山所说之教育是广义上的教育,依次分为国民教育、职业教育、人才教育、社会教育。这里所说的国民教育,专指普及义务教育,亦即基础教育。

        阎锡山认为:振兴教育,譬如建屋,屋之在地上者,人人皆知注重,但能建筑房屋者,皆会讲究。殊不知屋之能否经久不坏,却不在地上之轮奂,全在地下之基础;教育亦犹是也。人才教育,屋之在地上者也;国民教育屋之在地下者也。人才教育,对于社会上有报酬,受此教育者,亦多亟亟以谋发展,故社会上皆知重之;国民教育,系义务的、低浅的,对于社会无报酬,受此教育者,也无所发展,其不为社会所重视,盖有故也。不过今日为列国并立之世界,此人群与彼人群遇,较量优劣,要在多数人民之知识,不在少数优秀之人才。今日中国四万万人,不及他国二千万人者,因多数人无知识,一个人抵不住一个人之故;此尚就对外者言之也。说到对内,共和国家,主体在人民,必人民之知识发达,然后能运用良政治。如其不然,则其政权,必将由多数人民,移之少数人之手;既移之少数人,则此少数人所运用之政治,必以少数人之利益为利益。 

  基于上述认识,阎锡山将他所说的国民教育,视为最重。他在手订之人民须知中告谕:凡上过学的人,知识就高了,身体也壮了。为父母的,无论如何贫穷,总要使子女上学。是父母对于子女的义务,又名叫义务教育。”“那一国的人不明白,就要受别国的欺侮,也就和乡下那一家的人不明白,就要受别家欺侮是一样的,所以国家法律定的:人民若不上学,就要罚他,罚了还得上学,又名叫强迫教育。”“国民学校的功课,就是修身、国文、算术、体操、图画、手工等事,有四年功夫,就毕业,学下打算盘、写信、记账的本事。稍有钱的,再上高等小学校;实在穷的,也可自谋生活。这就是求知识的第一样要事。因而凡是山西百姓,不论贫、富、贵、贱的小孩子,七到十三岁,这七年内,须要有四年上学,这就名叫国民教育。 这里所说的普及国民教育,实际上就是普及小学教育。 

  阎锡山普及国民教育的措施和步骤是: 

  一、扩充师范学校,培养师资队伍;

        二、调查学龄儿童,筹款设学;

        三、劝导入学,实行强迫教育;

        四、全省分六次普及:第一次省城至七年九月普及,第二次各县城至八年二月普及,第三次各县乡镇及三百家以上村庄至八年八月普及,第四次二百家以上村庄至九年二月普及,第五次百家以上村庄至九年八月普及,第六次十家以上村庄至十年二月普及。 

  通过以上措施与步骤,山西全省之内普通小学校逐年增加。据统计,到1921年,全省共有普通高等小学校近500所,在校学生约近50000人;男女国民学校19463处,学生人数722156。当时山西人口逾千万,在学龄者应不下百万。若按此统计数字,阎锡山的国民教育普及率当在百分之七十以上(不排除统计数字中之水分)。【网络文魁根据网络文章和《阎锡山大传》整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