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阎锡山怎样治理经营山西(十四)

(2013-04-11 06:00:00)
标签:

网络文魁

阎锡山

怎样治理经营山西

思考与借鉴

文化

旅游

分类: 人文历史

阎锡山怎样治理经营山西(十四)

        为保证上述计划得以实施,特在省城设立专门机构——路工总局,负责监督工程,通筹全路事宜;在各分段设路工分局,分别负督修各该路之各项事宜。 

  修路计划于是年116日,以省长阎锡山的名义作为呈文,上报北洋政府大总统。同月14日,北洋政府即以该计划为蓝本,颁行了修治道路条例十五条,通令各省遵照执行。一时各省有志于道路之建设者,始有所率循,闻风兴起者渐多,潮流所届,蔚为大观。 

  继修路计划大纲之后,阎锡山又制定了一系列辅助性的条例章程,作为补充,要者有《山西全省路工总局章程》、《工队编制法》、《支路承修条例》、《山西省汽车支路承修条例》、《收用土地给价办法》、《修正山西省路收用土地及给价办法》、《监犯修路规则》等。 

  修路计划制定后,紧接着就是实施。路工总局首先成立。随即就开始着手进行路线的测勘、地亩的丈量和收购以及工具的购置。经过一段时间的筹措,开工条件初步具备。 

  192041日,山西省干路修筑工程开工典礼在省城太原之南郊隆重举行。以此为标志,修路计划正式进入了施工阶段。第一期工程即由省城开始,南北两段同时开工,南段由太原至平遥,北段由太原至忻县。从4月开工,截至当年年底,第一期工程如期完工,省路已达到南通平遥,北到忻县。以后,进一步开展二期、三期工程。同时,各支路也陆续开始动工。 

  为使修路计划尽快达成,阎锡山采取了多种方式投工的办法,即:军队筑路、招募路工、以工代赈、监犯外役等。 

  1军队筑路 

  军队筑路,并不是阎锡山的创造,古今中外早有先例。阎锡山援引此例,并将其推而广之,合全省之兵力,以从事大规模之建设。 

  阎锡山以军队筑路的基本原则是,以督军命令,各就原驻地点,就近筑路,不特不懈防务,且亦便于管理。其具体办法是各就原团营每兵士50人编为一组,其出兵不足50者则与他团营合编成组,各由原官长带领之。总局方面则由工程、管理两股各派同数之监工员,分段监工,局长等亦时往督察,以保证工程之进行。 

  根据上述原则和办法,将省路干线附近军队分段安排承担工程——省城至平遥段,步兵第5、第8团,骑兵第1团及第2旅炮兵营;平遥至介休段,步兵第2团;平阳至运城段,第2混成团,步兵第4团;省城至忻县,步兵第1团机关枪营、工兵营及第4旅炮兵营;忻县至原平段,步兵第3团;山阴至大同段,第1混成团(介休至平阳、原平至山阴两段,因工程较大,须通力合作,故而没有指定军队)。 

  对于参与筑路的军队兵士发给津贴和奖金。具体办法是,每兵于出发时给发一次铺草钱人各30文。以后每工作一日,各津贴120文。其勤劳者,于津贴外另奖20文。但每组得奖之人数,至多占全组三分之一。伙夫则按月津贴一元。带工之各级官长,则概不支津贴及旅费。 津贴由路工总局统一掌握。 

  第一期工程开工之时,首先由军队投入施工。计南、北两路各以士兵500人同时开工。第一批军工从4月开工一直干到7月中旬撤出。8月,第二批军工投入,直到年底第一期工程基本完工。 

  2招募路工 

  在第一批军工撤出之后,为使工程不致延误,遂开始招募路工。为招募路工,特在省城设立了招工处。先后招募路工共两个大队。第一大队从716日开始招募23日,即行招齐。第二大队从813日开始招募,4天之后就招齐了。所招路工,按大队、队、班的编制组织,每大队下辖10队。1队由队长1人、司事1人,头目4人,工兵40人,伙夫3人,共49人组成。每队又分为4班,以头目为长。各队队长,由路工总局局员中选派,如局员不足,调退伍军官充任。队长不仅负责管理全队,带领工作,而且负责招募本队路工事宜。因时间紧急,采取随招随走的办法,一队招齐,即行出发。 

  路工的工作时间以及待遇情况如下:工作时间,每日不得少于10小时,上下工时间按天时的长短进行变更。星期不休息,只于每月1日及15日休息两个下午,用作修理工具和清洗衣物等。待遇仿照部队,称为津贴。每月津贴队长12元,司事7元,头目6元,工兵元,伙夫5元。此外,每人发给一次铺草钱30文,每队发给杂费每月2元。 

  路工实行准军事化管理,队置队旗,人佩标号,队长军服。也就是阎锡山所说的寓兵于工。 

  3以工代赈 

  就在修路工程开始的当年夏秋,山西遭受了多年不遇的大旱灾,在全省105县中,受灾面积达70县之多。是年秋冬,赈灾成为山西省政之主要内容。作为赈灾诸办法之一,阎锡山提出了以工代赈修筑省公路的办法。他算了这样一笔账,在全省大约80万灾民中,可以工代赈之壮丁约有20万人之多。这些人若加入路工队伍,所得津贴除养活他本人外,还可另供养一人。这样既解决了路工来源问题,又赈济了灾民,减轻了政府的负担,可谓两全其美。以工代赈修筑省公路的推行,效果甚著。 由于十年参用工赈办法,分道赶修,干路工程完成在即,其已成者业已分道通车。支路之落成者几逾千里。 

  4监犯外役 

  路工来源除上述三项外,阎锡山还试图援引以往成例,让监狱囚犯外役修路。据山西修路记记载,其具体情况如下。监犯修路之制,东西各国行之已久。路工总局之初设也,因需工甚众,用费颇巨,欲期计日程(完)工,不得不于工巨用繁之中,求一省费集工之法,除拨调兵工外,复参用各国监犯修路之成法,又援引福建火嵛山垦殖局暨京师第一监狱之扩充监犯外役成案,订定监犯外役办法五条及管理规则十五条,咨内法两部备案。拟于干路支路经过县分,将各监狱人犯酌拨修路。监内既免拥挤之患,路工需费亦可借此减轻,且各犯服役期满,并可借原监扣存之款,以为出狱后生计之预备,于路工监犯两有裨益,法至善也。当经通令各县派送,但各县所报者,人数寥寥,无裨于巨工。烟犯居多,无力于工作,而路线极长,管理既感困难,用费亦不减少。有此事实上种种原因,故监犯修路一事,虽已发动,但迄未克完全依所定之计划实行。拟令专修工作器具及工程较难地方,集合工作,以为辅助而已。 

  省级干路之修筑标准,系按照北洋政府颁布之修路法规设计——路宽22英尺,路面暂不铺石,作弧形式,自中部向两旁倾斜,道路两旁置浅水明沟,作泄水之用。 

  山西路工最初计划,依修路计划大纲,所有通省干支各路之用费,统由省筹集,以期一致。但自干路动工后,各地绅商,渐晓然于修路利益之大,且于民生关系甚切,故穷思协力从事,以速其成。当局见人民已能自动也,遂于九年五月制定《山西汽车支路承修条例》十条颁行之,以示标准(规定省路除干路由省公款修理外,大小支路准由商民呈请承修——作者)。未已即有忻县、定襄、五台绅商首先兴起,合三县之资力,组织忻定台路工公局,修理由忻县经定襄至五台之支路,以为全省倡。嗣他处亦渐有闻风继起者。 此后,省支路依照《山西汽车支路修条例》,由各县绅商承修。 

  筑路在当时生产条件下是非常艰难的,尤其山西山多沟众,人力、财力、物力,均为不足。尽管阎锡山为了实现他的修路计划,广泛动员人力,尽量节减支出。然而,就当时山西的财力而言,在三年之内完成所有干路的修筑,再用三年完成支路及县、乡各路,还是显得不敷支出。阎锡山本人对于工程的进度亦表现得很不乐观,他在192110月与美国教育家孟禄博士的谈话中这样说,省路,归省政府担任修筑,原拟六年成功,现在仅成大小支路五条;干路正在进行,明年可完全告成。至县、乡路,原拟各六年修筑完竣。此项计划,共拟十八年告成。计划如此,事实多较计划为难,其结果尚不知如何也! 不仅将原计划自民国九年一月开工约以六年一律告成,改为此项计划,共拟十八年告成;而且表现的缺乏信心,发出其结果尚不知如何也的慨叹。 

  据《政全内务及实业》记载,筑路计划实施的结果,短期内共完成省级干路,总计南北总长1480里。自忻县城南至介休城北段,长440里,桥110座,涵洞124个,用土56万余方丈,用石6399方丈。介休城南至运城段,计长625里,桥62座,涵洞89个,66万余方丈,用石万方丈。忻县城北至大同段,计长415里,桥75座,涵洞92个,用土52万方丈,用石万方丈,又石洞120丈。 【网络文魁根据网络文章和《阎锡山大传》整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