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贡院印象(九)

标签:
网络文魁游览广东贡院明远楼游记旅游 |
分类: 旅行随笔 |
《广东百年图集》中关于广东贡院红楼(明远楼)的照片
清朝,赌博是被严厉禁止的,但广东贡院为何又能与赌博扯上关系?萧亮、辛磊著的《澳门赌枭叶汉正传》中纰漏了这段历史:从1861年起,广东贡院因在太平天国战争中被焚毁,当局无力修复,而科举考试又必须照常举行。在无奈的情况下,广东绅士请求当局,批准他们承办缘科举而起的“闱姓”赌博两年,以其收入修复贡院,当局批准了这一请求。两年期满后,“闱姓”赌博便被禁止。但这起了一个极坏的头,它使当局从官方开赌中看到了一条新的筹饷财路。此后的二十多年中,闱姓或开或禁,只看督抚大人的意思,大清律例已被抛至脑后。
出自广东贡院最老考生。1900年(光绪二十六年),科举考试即将被废,为填补将失去的闱姓赌饷收入,总督两广的李鸿章,竟然决定开放为害最烈的“番摊”赌博,以“海防经费”的名义征饷。后来又陆续开办了“白鸽票”、“山铺票”等赌博。于是,广东各地悬挂“海防经费”灯笼的赌馆遍地开张。据清宫秘档记载,中国历史上年纪最老的科举考生是广东五邑人黄章,近100岁时还来广州,在广东贡院参加乡试。”
黄章祖籍顺德,14岁时入籍新宁(今台山)开始读书。他从20岁起就参加3年一次的考试,到60岁才考取禀生(由县学宫按月发给学米的秀才),83岁时考取贡生(由朝廷发给生活费,入国子监或省贡院的生员)。康熙二十年(1861),时年99岁的黄章参加广东乡试,准备考取举人。黄章让他的曾孙提着写上“百岁观场”4个大字的灯笼,引导他进入考场。此次乡试,年纪最小的是潮州考生,14岁的吴日炎考中了,而黄章却落榜了。他说:“我今年99岁,还不到科场得意的时候。等我102岁时再来考,才是我中举的日子啊!”
两广总督和广东巡抚很嘉许黄老先生锲而不舍的精神,召见了他。在吃饭时,众人发现他的饭量大得惊人。会见后,总督和巡抚赠给他钱和布匹作为奖励。为了表彰黄章活到老、学到老的精神,乾隆时地方史志将他的事迹记入台山、顺德两县县志和《广东通志》,录入《四库全书》,以激励后人努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