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广东贡院印象(十)

(2009-05-30 12:05:30)
标签:

网络文魁

游览

广东贡院

游记

旅游

分类: 旅行随笔

广东贡院印象(十)

广东贡院给后人留下了深刻的历史印记。

拾桂坊:位于今德政东路。因乡试放榜在金秋时节,所以人称乡试榜为桂榜。

丹桂里:因近广东贡院而得名,古人称科举应试为“折桂”。

龙虎墙:贡院的一段西墙,在此放榜张贴中举人名单,因此被称作“龙虎墙”,今天犹存。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原是清代全国四大贡院之一——广东贡院的所在地,尚存的遗迹是图书馆西面一堵有几百年历史的老墙,当年科举会试的放榜就张贴在这堵朱墙上,所以这堵墙被读书人尊为“龙虎墙”。20051019日,“龙虎墙”作为广州罕有的见证科举历史的“活化石”,新晋为广州市第四次文物普查第一批登记保护文物单位。真正的龙虎墙仅是指中山图书馆西围墙约30米长的一段老墙。我们看见,龙虎墙右侧3米宽为土墙,在右下方有一块长方形石刻嵌入的痕迹,但石刻却没有了。据有关人士称,石刻上记载了龙虎墙的建筑年代及完工时间等;右上方的土墙则缺了一大块,墙体斑驳有很多凿痕。据介绍,当时龙虎墙周边小巷的很多人家也都贴着这样的对联,“出入凤凰池上客,往来龙虎榜中人”或“一举名登龙虎榜,十年身到凤凰池”等。自1905年废科举后,贡院失去了作用,但龙虎墙的街巷仍保存至今,为科举制度留下一点痕迹。

龙腾里:拾桂坊和龙虎墙之间的小巷被称作龙腾里,都有吉祥之意。

古时科举的一些名词,我们也许不会忘记。

棘闱:唐、五代时试士,用荆棘围住试院,以防止放榜时士子喧嚣,后又用来防杜夹带传递之弊。后来,因称试院为荆棘围,又称棘院或棘闱。

号舍:科举时代,考生考试兼住宿的单间。

内外帘:贡院布局有一道门用以分隔内外帘,贡院内考试的地方称内帘,外面监考的地方称外帘。乡试、会试时,在贡院内阅卷的官员叫内帘官,在考场外提调监视、弥封收掌的官员叫外帘官,统称为帘官。

监临:清制。乡试、会试时,除派主考官外,另派大员一人为监临,监察试事,防止营私舞弊。监临官在京以顺天府尹充任,各省以督抚充任。

同考官:清代科举制度,在乡试、会试时,在正、副主考官下设同考官,分房阅卷。故又称房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