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贡院印象(八)

标签:
网络文魁游览广东贡院龙虎墙游记旅游 |
分类: 旅行随笔 |
加固保护起来的龙虎墙
科考路漫漫,何时到彼岸。
贡院墙外人来人往,谁还记得当初考生的艰难?状元榜今犹在,诉说的历史却已久远。
清朝,从广东贡院考中举人,进而进京会试考中状元的有庄有恭、林召堂、梁耀枢等。
庄有恭是广东番禺人,乾隆四年(1739)中己未科状元,时年26岁。他历任翰林院编修、侍讲学士、光禄寺卿、刑部尚书、两江总督、江苏、浙江、湖北和福建巡抚。他任地方官时,竭尽全力办理水利工程,疏导钱塘江和引吴中松江、娄江入太湖。乾隆二十七年(1762),乾隆帝南巡时亲自召见了治水有功的庄有恭,并赐诗嘉勉。
出自吴川的林召堂早年科举之途不顺,直到30岁才考中举人。之后两次会试均落榜,使他萌生淡泊功名的念头。在恩师鼓励下,终于在道光三年(1823)癸未科状元及第。他会试中式28名,殿试一甲第一名,文卷中对偶句颇多,语句工整,语意丰富,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道光皇帝亲阅他的殿试卷,御笔朱批:“今科得一佳元,一字误笔偏旁,无关学问。”原来林召堂在考试时因提笔稍快,将“本”字带有一挑钩。而历朝科考因不慎写错一字而落第者不乏其人,这次道光帝额外施恩,也是极为赏识林召堂的才学。登第后,他被授为翰林院修撰,充国史馆纂修官,但不久后奏请辞官归故里执教。道光十一年(1831),林召堂奉旨主考陕西、甘肃两省。他公正廉明,但却因不精官场钻营之道而被闲置,于是拖辞终养老母而还乡,时年46岁。后来执教于肇庆端溪学院,时达15年。
在科举兴盛的顺德,自明万历年间考出状元黄士俊后,又于清同治十年出现了状元——梁耀枢。梁耀枢于同治壬戌年参加乡试,一举考中举人。同治十一年(1871)参加辛未科会试,荣登一甲第一名,高中状元。先后任翰林院编修、湖北乡试主考官、湖北学政、会试同考官、翰林院侍讲、山东学政。光绪十四年,官至詹事府詹士,同年逝于任上,享年56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