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石古刹资寿寺印象(一)

标签:
网络文魁旅游纪实灵石资寿寺 |
分类: 旅行随笔 |
距王家大院两公里的资寿寺,俗称苏溪寺,位于山西省灵石县城东10公里处的苏溪村西侧。寺院坐北朝南,筑在北纬36度、东经l11度的半山坡上,背后青山连绵,寺前溪流潺潺,山环水绕,水秀山青,为三晋古刹群中不可多得的一处胜景。
然而,古刹资寿寺虽为胜景,却远不如两公里之外的王家大院知名,后来,人们之所以知道它,是缘于十八罗汉头像海外回归的传奇故事。
那是1985年至1993年,山西省文物局和灵石县人民政府先后投巨资进行修复并对外开放,就在开放仅四个多月的1993年12月25日深夜,由于防范措施的薄弱,十八罗汉之首级不幸全部被非法分子盗取,十八罗汉有身无头,惨不忍睹。
当时灵石只是个小县城,经济不发达,文物保护与财力投入之间一直存在着很大矛盾,不保护不行,保护又没钱。文化遗产几乎变成了包袱。1994年7月,案件被临汾地区破获,据犯罪分子交代,十八尊罗汉头像早已以15000元被广州文物犯罪分子走私海外,自此杳无音信。虽然李全才等四名罪犯相继落入法网,受到了应有的惩罚,但十八罗汉头像却已分离四散,飘零海外。
令人欣慰的是,截至1996年年底,台湾震旦集团董事长陈永泰先生先后在日本、台湾等地以重金将十八罗汉彩塑头像如数购得并捐献给国家。
陈永泰先生痛惜中华文物流失海外,不忍彩塑罗汉身首异处,毅然决定将耗巨资购得的彩塑头像捐归故里。陈先生还特写了《捐献意愿书》以表决心:“自为炎黄子孙,看到中华文化之宝贵文物被如此破坏并流落海外,实备感痛心”,“为使宝贵文物完璧归赵”,“本人自愿通过上海市台办,捐献该十八尊佛头,使之物归原主”。
但台湾有规定,凡是时间超过一百年以上的文物严禁出境。陈永泰致函台湾海基会,希望“惠予赐助,依循适当之途径,将此佛头送返原建塑地——山西省资寿寺”,一切的运输、保险资费,都由他来承担。而上海市台办也通过大陆海协会从中斡旋,大陆海峡两岸关系协会(海协会)曾致函台湾海基会,请其协调台湾的有关方面,帮助陈永泰先生早日了此善愿;同时陈永泰先生本人亦致函海基会,委请代其处理此事。经过海峡两岸长达一年多的努力,终于实现了近半个世纪以来海峡两岸首次文物的捐赠返还。
1999年3月29日,痛别家乡六年多的罗汉头像取道香港、上海,安全回到了故里资寿寺。三只装载十八尊罗汉头像的红杉木箱顺利走完了千里回归之路,乡亲们擂鼓鸣锣,庆祝十八罗汉一夕受辱,今朝荣归。灵石县人民政府为十八罗汉之身首重合、“死而复生”,举行了隆重的重新开光仪式,资寿寺又焕发出了昔日的异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