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谷曹家大院印象(一)

标签:
网络文魁太谷曹家大院堂名曹氏旅游随笔 |
分类: 旅行随笔 |
曹家先祖原居太原晋祠,明洪武年间迁至太谷。曹家的兴盛始于明末闯关东的曹三喜,到道光、咸丰年间,达到鼎盛,640余座铺面遍布大江南北,雇员37000余人,资产高达
曹家大院始建于明末,是现存晋商大院中始建年代最早的一家。规模极其宏大的曹家大院以“福”、“禄”、“寿”、“禧”四座大院最具代表性。目前幸存下来的仅有“寿”字型宅院,也就是我们今天看到的三多堂。
曹家第十六代主人为七个儿子分设堂名,第五子门下后来又陆续增加若干分支堂名,它们总称为三多堂,意指“华封三祝”中的多福、多寿、多子。
三多堂始建年代较早,保留有明代建筑风格,古朴、厚重、高大、简洁,是现存晋商大院中气势最为恢宏的一座。宅院座北朝南,分南北二部分,东西并排三个穿堂大院,连接三座三层17米高的三层楼房,内套15个小院,现存房舍
曹家虽然偏居乡间,但生活极为奢侈糜费,常领全省风气之先。早在1920年,曹家就购买了一辆美制汽车,而当时,连山西督军阎锡山都不曾有此待遇。不久,曹家又购买了发电机,安装了电灯电话,均为全省首家。曹家老夫人“喜婆儿”出殡时,耗银十万两,动用64人抬棺。目前仍保存于曹家大院内的“百寿大屏风”、“金火车头钟”等珍品可以让游客感受到曹家过去的豪奢,那座金火车头钟,据说是慈禧太后抵押西行借款之物。
为保护家眷及财产安全,曹家多年来一直聘用当地形意拳高手做为保镖,此后又组建了护院武装,在光绪年间人数多达五百,到了民国初年,曹家仍有家兵三百,武器精良,并配有统一服装,聘请军官教练,每逢三、六、九日,还要进城与官军一起操练。
日寇侵占太谷后,曹氏家族逃亡,日寇动用两辆卡车用四十余天时间将曹家珍宝财产掠夺一空,部分彩绘上的金粉也被刮走。
建国后,三多堂先后被部队、荣军疗养院、乡政府等单位占用,1995年开辟为“三多堂博物馆”。
清朝嘉庆初年,第十七代曹兆远给自己的七个儿子各起了一个堂名,长子是“吉庆堂”,次子是“罄宜堂”,三子是“世和堂”,四子是“流青堂”,五子是“德善堂”,六子是“双合堂”,七子是“五桂堂”。每个堂给白银十万两,共同组建了“曹七合”,总管曹家所有的大小商号。几年以后,曹兆远将三子“世和堂”过继给了自己的兄弟曹兆鹏,“曹七合”少了一堂,就改名叫“六德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