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家庄园楹联匾额赏读(下)

标签:
网络文魁晋商门匾正院匾额楹联随笔 |
分类: 旅行随笔 |
四、养和堂
体和堂客院大门匾:辋川别墅
联:烟云清处霞飞万里浮淑气,晓晖秀壁锦铺千树吹紫烟。
体和堂正厅匾:壶德昌后
联: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体和堂大门匾:文魁
联:落叶无端悲壮士,真茶远寄自潜夫。
二门抱厦联:细雨有声弹席帽,清风无碍入纱窗。
正楼匾:体和堂
联:玉树瑶林照春室,物华天宝借余光。由清常旭春书写。
广和堂大门匾:皇恩垒锡
联:凤凰宝镜日有喜,丙本神钩君高德(篆字)。
正楼匾:广和堂
联:露气竹窗静泼墨临摩诘,秋光月夜深街拓咏少陵。
六、贵和堂
贵和堂老宅由偏院、正院和后院三部份组成,共有楼、庭、厢房、廊等各类建筑73间。 匾额:都阃府。阃,门槛;都阃,大门槛;大意为:护卫边关的将军居住的府第。
联:灵气之通鸾鹤骖瑶下,龙虎之山芝草纷然生。由清邓石如书写。
贴金方篆格言影壁:进入气宇轩昂、俗称为“北挑角”的二柱抱厦廊挑角大门,迎面一幅五米见方的影壁,这就是在全省各民居中面积和艺术价值都堪称第一的砖雕贴金方篆格言影壁。影壁中间由340个贴金方篆字组成,内容为树德、立品、做人、涉事之格言,间夹刀币、布币、鼎、炉等断句。由于采用了传统彩绘中的蒙金法烧制,使它能够至今仍保存完好。
正院以正厅为界,划隔为前、后两院;前院又由一道三门式夹牌楼分隔为上、下两院,使全院呈三进式院落。
绣楼上匾额:淑德可风。这是山西女子师范学校国文专科班的学生赠给常赞春(时为该校老师)夫人乔氏的。淑指淑女,形容女性形态举止端庄秀丽;德是品德;可是可以、值得;风指风范。大意是:赞扬常赞春之妻贤慧端庄的品德和修养,堪称女性楷模,值得每位后辈效法学习。
绣楼下匾额:学易颐龄。是由山西大学文科班学生为其师长常赞春立。大意:赞扬师长学问的高深,祝愿老师长寿安康。
联:竹树阴浓笠屐行吟梵宇路,禽声早暮秦法鸡鸣翠微间。由清邓石如书写。笠屐,竹帽木鞋,乡间隐士常用的衣着。梵宇,即寺院;秦法,法即法器,泛指佛、道教举办法事、道场时鸣奏的音乐;秦法,喻古老悠远的法器奏乐声。
过厅匾:贵和堂
联:倪迁清云林阁,米老英光宝晋斋。由清代华世奎书写,倪迁即元明时书法家倪赞,号迁翁;清,倪迁学王献之笔意书写了《清阁全集》;云林阁,倪赞居室名;米老,指米芾,宋代大书法家;英光,米芾专帖《英光堂帖》;宝晋斋,米芾专帖《宝晋斋帖》。
后楼上匾:士诵清芬。由山西巡抚恩寿题给常赞春的匾。
联:太谷乾坤随处有,君家庭院得春多。由清常赞春书写。太古,即远古,指历史兴衰之理;乾坤,即阴阳、天地之道;随处有,就在身边,道不远。
后楼下匾:分惠士林。由山西提督使锡暇题给常赞春的匾。大意:先生的品德和学术,薰陶了山西的学子们,使得士林得益非浅。
联:何以扩胸襟要熟读九经诸史,欲求开眼界须游历名山大川。由清常旭春书写。
这些楹联匾额,耐人解读、久久回味。(网络文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