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醋的传说“曲蘖”与“发酵业”

(2007-12-16 19:29:43)
标签:

网络文魁

随笔

醋的渊源

文化

探讨

分类: 醋的文化

据考证,远在夏商时代的殷高祖武丁为聘请一位传说者才子作他的宰相,就有“若作酒醴,尔惟曲蘖﹔若作和羹,尔惟盐梅”之说。其意是,假若做甜酒,就用那关键的曲和蘖﹔若羹汤,就用那必不可少的盐和醋(在古代梅亦酸‘梅’,醋也)。这位传说者,当时就隐居在山西平陆县境内的一个名为“圣人洞”的地方。可见早在公元前12世纪以前山西人就学会了酿醋并懂得用“梅”调和食物了。
    
《明一统志》记载:“帝尧自涿鹿徙都于此,俗称尧城”(清徐境内)。《山西通志》卷三记载:“后因水患太甚迁都河东平阳”(今临汾)。《山西通志》卷一六四中还载:“帝尧在尧城镇, 旧传造历之所,故立庙”(相传清徐尧庙始建于周初)。
     
晋阳是我国食醋的发祥地之一。

许多学者认为,将曲蘖的产生标定在殷商武丁时期的说法是比较可信的。

由于曲蘖的产生,“它给中国乃至世界的发酵业带来极其广泛而深远的影响”。致使西周出现了“公室制醋作坊”,生产出真正意义上的醋,史称醯。

《周官精义"天官豕宰》中载:“酼人:奄二人,女酼二十人,奚四十人……”。

据史料记载:“周代‘公室制醋作坊’最多时已有140多人”,“……而这庞大的制醋‘百工’多是‘黎邑’(今山西省长治一带)之人”。

就此,也再一次说明当时山西酿醋人才济济,山西酿醋业已有相当规模。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