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网络文魁随笔醋的渊源文化探讨 |
分类: 醋的文化 |
相传,春秋战国时期,山西酿醋业已遍及城乡,打破了西周“公室制醋作坊”的单一格局。
隋朝学者谢相在《食经》中记述了“虞公断腥酢”的典故。
虞公是春秋时虞国(今山西省平陆县一带)的国王,平日不善朝政,以喜美食而著称。当时势力较强的晋国欲吞灭虢国,但交通受阻无法实施。晋国大臣向晋献公提议,如能借虞国之道,灭虢国便不费吹灰之力。晋献公于是派人送厚礼于虞公。
虞国臣子得知后向虞公进谏,认为晋国灭虢后必定要灭虞。虞公却认为晋国不会如此“忘恩负义”,随即应允了晋国的要求。晋国遂成功“借道”而灭虢国。
晋献公灭虢后,果然顺手牵羊,回头便灭掉了虞国。虞公因未能辨明善恶,从“一国之君”沦为“阶下囚”。但晋献公念虞公“借道”之功,仍让其享受王侯待遇,颐养天年。
专家们研究发现,在政治方面十分糊涂的虞公,对食醋酿造却有着很深的研究。失去王位之后,他潜心研究晋国地理,利用晋地粱秫繁多、汾水充盈之优势,造出了断鱼腥、去猪臊、除羊膳的食醋。这在当时被视为“神奇”,也被后世传为佳话。
山西醋有着悠久的历史,醋的生产和发展,历经沧桑。《山西名特产》书中记载:“历史学家郝树候对太原考证的结果是:‘在公元前479年前,在晋阳城建立起来时,应该就有醋的制造者了’。”
前一篇:醋的传说“醯人”与“老醯儿”
后一篇:醋的传说“曲蘖”与“发酵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