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廖小利/文
华商报11月21日报道
“如今的学生已经分不清是学术研究第一位还是娱乐追星更重要!”这是来自上海复旦大学哲学系教授张庆熊在《“桑间濮上之音,亡国之音也!”——从影星来访,一堂课35人缺席谈起》的文章(微博)中发出的感慨,该文发表在复旦大学学术委员会网站上。
说实话,当今大学里,没有逃过课学生可能很少,比如逃课去图书馆看书的,逃课去校外看球赛的,还有逃课去外面谈情说爱的等等,这次复旦大学生逃课则是去护卫明星的,偏偏这次逃课的学生遇到了一位较真的教授——张庆熊教授,张教授在微博上感叹复旦世道变了,这才引起更多人的注意。
说实话,作为一个老师,我是非常理解张庆熊教授的心情。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当张教授满腔热情地走进教室时,却发现教室空空如也,还有什么事比上课还重要,一打听,原来班上35名学生被团委叫去为著名影星梁朝伟的宣传活动维护秩序。
不用说,谁碰上这样的情形心里都会很不爽,更何况,团委事前也没招呼、协调好,张庆熊教授非常生气,我想,张教授不只是为耽误一节课或者个人不被尊重而生气,更主要的是因为授业与追星的本末倒置而忧心。
其实这样的事已经见怪不怪了,大家一定还记得前几年,英国广播公司(BBC)曾撰文披露北大学生只认识章子怡,而对科学家都很陌生,令许多国人汗颜。就像这次复旦大学团委违反程序让学生不去上课而去协助维持秩序,清楚地表明了上课和娱乐在复旦许多人心目中的位置。
作为当代大学生,追星本无可厚非,但我们应该处理好学习与追星的关系。更重要的是,我们要学会理性地去追星,我们不能只看到明星在舞台上光鲜的一面,我们更应该多了解明星背后的辛苦;在疯狂的激情之余,拥有更睿智理性的思辩;用榜样的力量启迪自己的人生,创造更多的社会价值。
复旦大学此次出现几十名学生逃课围观梁朝伟的现象,让我们看到了部分大学生追星已偏离了正确的轨道,明星活动现场的座无虚席与教室里空空如也的鲜明对照,让我们不得不感叹当今大学世风日下。以致于复旦张庆熊教授发出“桑间濮上之音,亡国之音也!”的感叹,我想,张教授的感叹不只是在给复旦大学敲警钟,而是在向整个社会发出呐喊!
高等学府里出现这种尴尬的局面,其实我们也不能完全怪大学生们,很多时候,我们社会也应当好好反思一下。放眼望去,时下各种媒体里的新闻中大部分版面被政治和娱乐充斥着,尤其是电视节目越来越娱乐化、商业化,几乎看不到科学家的影子。
当前学术界中似乎有越来越多的科学家不再安于实验室枯燥的实验,忙着争职位、找项目,以致于造假成风、腐败成风。试想,在这种学术氛围里,又怎能培养出安守清贫、脚踏实地的大学生呢?比如前几年上海大学生纷纷逃课到影视基地当群众演员就是最好的例证。
我敢说,如果社会和高校这种风气和局面得不到根本扭转,如果下次再有明星造访高校的话,学生大面积逃课追星的事情还会上演。
想与廖小利互动请点击关注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朋友可收听廖小利腾讯微博 http://t.qq.com/lxl19781208
廖小利严正声明:
新浪原创独家稿件,媒体转载须经本人同意并注明出处。专栏约稿、软文推广、广告合作、娱乐策划、艺人宣传、情感倾诉请联系本人:QQ:656012717(注明博客)邮箱:lxlxyc@163.com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