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衡阳市参加基层机关干部劳动老百姓廖小利博客杂谈 |
分类: 社会◇聚焦 |
近日,湖南省衡阳市出台“干部参加劳动锻炼制度”。该制度规定,市、县两级机关干部每年劳动时间不少于10天,乡镇机关干部每年劳动时间不少于24天,并把干部参加劳动作为干部作风建设、党风廉政建设和年底考核的重要内容,年底机关干部要述职、述廉、述劳。
今年3月开始,湖南省衡阳市共派出10万干部下基层走访农户,同农民一起参加劳动。一段时间以来,在衡阳广袤的田野上,到处可以看到机关干部下田劳动的身影。透过10万干部下基层参加劳动壮观场面的背后,笔者也有三方面的质疑:
一、机关干部参加劳动非要下乡吗?机关干部真要参加劳动,随时都有机会。比如在城市里,到处都涌动着民工的身影,城里的机关干部完全可以就近参加劳动,既节省了一大笔费用,也同样可以树立表率、赢得民心。事实上,城里的劳动岗位一点也不比农村少,比如街头交通劝导员、城市管理协管员、打扫街道卫生、清除城区垃圾、帮助民工家庭等,只是这些劳动都是又脏又累的活,不知道长期养尊处优的机关干部们是否愿意干?
二、10万干部脱岗下基层劳动有必要吗?作为机关干部,他们都有自己应当履行的工作职责,现在出台政策被硬性规定在上班时间要下基层参加劳动,换句话说,就是要脱离工作岗位去参加劳动。这势必就要影响机关的工作效率,给老百姓带来不便。比如前不久,笔者去某县城机关办事,发现整个三楼的办公室空无几人,好不容易遇到一个值班的美女,被告知:“领导都下乡参加劳动去了。”笔者无语,只得扫兴而归。事实上,对老百姓而言,机关干部们履行好政府职能,立足本职岗位,为民办实事,比脱离岗位劳动更为重要。
三、10万干部下基层劳动成本划算吗?我注意到,衡阳市特意规定,各单位要为干部参加劳动提供必要条件,配好雨鞋、手电筒和劳动工具。这也就是说,10万干部下基层的所需成本费用要由所在单位开支,10万干部的成本开支,这可不是一笔小数目,虽说不要老百姓出,由机关单位财政支出,可机关单位的钱是从哪里来的啊?显然这笔开支最终还是要转嫁到广大纳税人的头上,如果用这笔钱为老百姓多办几点实事岂不更好。
不可否认,衡阳市出台“干部参加劳动锻炼制度”的出发点是好的,也是党的优良传统的回归。机关干部参加劳动,有利于改变机关干部好逸恶劳、养尊处优、奢侈浪费的坏习气,也有利于发扬党密切联系群众优良传统和作风。
我想,对于广大勤劳的农民朋友们来说,生活苦一点、劳动累一点,根本不算什么。农民们也不奢望机关干部天天脱岗下基层帮他们劳动。对广大农民们来说,最大的奢望就是,如果到机关去办事了,机关的干部们能够倒上一杯热茶、说一句温馨的话语、露出一张明媚的笑脸、耐心办理该办的事,他们就心满意足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廖小利新浪微博】http://weibo.com/liaoxiaol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