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小利/文
中国足协多名高官的落马,真是让人大快人心,如果这场反腐风暴早刮的话,说不定中国足球早就冲出亚洲、走向世界了。其实,不单是足球需要来一场反腐风暴,中国教育更需要来一场反腐风暴。
在很多人眼里,中国的教育与中国的足球一样,已是病入膏忙,而且问题更多,更严重。中国足球是一个举国体制的体育项目,中国足协就是主导中国足球命运的最高机构,遗憾的是中国足协内部隐藏着一群贪婪无比的硕鼠,好在也就是那么一窝,揪出来或许中国足球还有希望。
与中国足球体制截然不同的是,中国教育则是一个自上而下的行政体制,从教育部,到各个省的教育厅,再到市县镇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最基层的就是各级各类学校,每一所学校里又有各个管理部门。可以说,中国教育牵涉的人员之多、地域之广是其它部门无法比拟的。
有人说在官场管工程发包的建设局长是腐败的高危区,我却认为各级教育部门一把手是腐败的高危区。就拿一个县的教育局长来说,他手下要管多少教师、要管多少校长、要管多少基层干部。教育工作千头万绪,大到人事安排、工作调迁、工程发包、职称评聘等等,小到教学设备添置、教材选用、服装采购、作业本订购等等,那一项不要教育局长拍板。
偏偏中国教育行政体制实行的是首长负责制,说白了就是一把手说了算。在教育局,局长说了算,在学校,校长是绝对的权威。权利高度集中势必就会造成权利的滥用,近几年,接二连三地出现教育局长突击提拔大量干部、调动大批人事的新闻事件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人民赋予的权利一旦被滥用,腐败就不可避免的了。对教育部门来说,最容易产生腐败的就是人事任免。
放眼望去,时下还有多少教师安心扑在三尺讲台上,时下还有多少人甘愿做无私奉献的园丁。在中国的基础教育界,出现一个奇怪的现象。在一所学校,看一个老师是否干得好,往往不是看他在教学上是否作出成就,而是看他的课时多少,课上的越少,一般都是校务会的干部,说明他干得越好;课上的越多,基本上都是新教师或者是老实干活的人。
对中国的基础教育,我们有很多看不懂的地方。比如大学里校长都要亲自上课,而现在的中学校长一般都不上课了,跟行政机关里的干部没什么两样了;比如一所本科院校也只配2—3个副校长,而很多中学里却要配4——5个副校长,我曾经见到的一所1000来人的中学配了7个副校长,包括校长在内刚好坐成一桌,此事曾一度被老师传为笑谈。
我发现一个规律,越是最底层的学校,机构越臃肿,真可谓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一个芝麻点的初级中学,除了校长外,4、5个副校长,教导处、政教处、总务处等每个部门都要安插几个人,如果把这些中学里的干部排成一个方阵走出去,绝对可以吓到大学里的校长。
有人也许会问,为什么会有这么多干部?其实,很简单,官本位的思想在中国是根深蒂固,身为文化传播使者的教师也不例外。对普通教师来说,进校务会是他们的人生目标;对校务会干部来说,当校长是他们的人生目标;对校长来说,进教育行政机关是他们的目标。再回到前面我所讲的,中国教育行政体制实行的是首长负责制,就不难理解了。既然教育局长有绝对的权利,那么谁当校长当然是局长说了算,想当校长的人当然很多,至于谁最终能当校长当然就看谁能哄局长满意啰。要让局长看重自己,当然最好、最便捷的方式就是钱财开路。
在一所学校,人事安排当然就由校长说了算,校长既然在局长身上投了资,当然要想办法捞回来。好在这绝对是一笔不会亏本的生意,因为一旦坐上校长的宝座,前来进贡的虾米们就会络绎不绝,尽管校长只是管理一所麻雀大的中学,但我也要想办法把“五脏六腑”填满。也许有人埋怨学校里的干部是否太多了,可对校长来说,只要有人进贡,多一个少一个又有什么关系呢?何况中国的《教育法》并没规定一所学校只能配多少干部。
也许有人不愿承认,也许有人早已习惯了,但的的确确,我们的教育存在的问题太多,腐败的温床已越积越大。要想还教育一个清白之身,中国的教育更需要来一场反腐风暴。
喜欢廖小利博文的请在头像下点击“加关注”,感谢您的支持!
廖小利开始在新浪玩微博了,很好,很有新意,随时随地可以了解朋友们最新动态!
请点击关注
hi廖小利 让我们一起hi吧!
廖小利严正声明:
新浪原创独家稿件,媒体转载须经本人同意并注明出处。专栏约稿、软文推广、广告合作、娱乐策划、艺人宣传、情感倾诉请联系本人:QQ:656012717(注明博客)邮箱:lxlxyc@163.com
。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