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的一句大实话尴尬了谁

标签:
大实话九中教育公平示范性张群力黄石教育 |
分类: 教育◇杂评 |
我是一条鱼/文

黄石九中的张群力校长大概没想到,自己在新年伊始讲的这一句大实话,竟然会将自己卷入舆论的漩涡。“穷人和富人不可能享受平等教育”,如果不出意外的话,张群力的这句大实话很可能会被入选2010年教育系统的最牛“名言”。
如果不是黄石九中部分家长向媒体投诉,如果不是张群力校长语出惊人,很多事情也许还不会完全曝光。至少从黄石九中可以看出,该校将学生人为分为两大群体,实验班和普通班。其实谁都知道,实验班就是过去的重点班。中国的汉字真是好,既然国家明令禁止设重点班和重点学校,那我就改一个名字总可以吧,我不叫重点班和重点中学,我叫实验班和示范性中学总可以吧,于是乎,地方政府和教育部门可以自豪的宣称:重点学校和重点班已经被我们永远地扫出历史舞台了。
实验班和普通班有什么区别呢?其实黄石九中的张群力校长讲得很清楚,普通班学生成绩较差,能把课本上的东西搞明白就不容易了,且这些学生家庭条件也不是很好。张群力校长生怕记者不明白,他还打了个比方,比如有钱家庭一个暑假,就能花数千元送孩子学英语、钢琴,贫困家庭就完全做不到。所以,他认为,“穷人和富人不可能享受同等教育。”
在我看来,张群力校长至少不是一个虚伪的人,他比那些在各种场合大谈特谈教育公平的领导们要真实的多。张群力其实只是讲了一句大实话,一句发自内心肺腑的话——穷人和富人不可能享受同等教育。
我们都知道,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础。让我们看看现实的教育吧,当城市里的孩子在花园式的校园里嬉戏追逐时,农村的孩子只能挤在破旧的教室里上课;当某些省示范性中学的学生可以通过学校天文台遥望广袤深邃的宇宙时,普通中学的孩子还不知天文望远镜为何物;至于像城里孩子那样花高价学英语、钢琴等,这对农村孩子来说更是一个遥远的梦想罢了!
我们都知道,至少在当今时代,人有穷人和富人之分,学校也有优劣之分。我们都知道省示范性中学就是省重点中学,省示范性中学是不大可能出现在农村偏远地区,至少它也会建在县城和一些繁华地区。在我看来,省示范性中学的生源不外乎来自这几个方面:政府官员子弟、富裕家庭子弟、部分成绩优异的学生。
政府官员子弟绝不会让子女去普通中学读书的,成绩再差凭老子一张条子也可轻而易举获取一个重点中学的学位;富家子弟相信这世上没有钱办不到的事,不就是一笔赞助费吗?叫老子大笔一挥,一张支票可以轻而易举的把他送进重点中学,还要提醒学校别忘了把他老子的名字嵌进学校的功德榜里。至于那些家里老子既不是官员又不是大款的,那就只能咬紧牙关发奋学习吧。
我们都熟悉《皇帝的新装》这个故事,可是大家都不愿做那个高喊皇帝没穿衣服的小孩。很不幸,张群力校长无意中做了一回《皇帝的新装》里的那个小孩,相信张校长的这句名言,在教育公平呼声一浪高过一浪的今天,会给很多人带来尴尬。
谁都知道,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下一代的良好教育是他们今后立足社会的重要砝码。虽然在农村里“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的标语随处可见,可如今面对“穷人和富人不可能享受同等教育”的这样一句大实话,我们除了尴尬之外还能有什么呢?
谁都知道,《义务教育法》明文规定,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的适龄儿童、少年,不分民族、种族、家庭财产状况、宗教信仰等,依法享有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并履行接受义务教育的义务。由此可见,法律是明确规定“不分家庭财产状况”,“都享有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可如今面对“穷人和富人不可能享受同等教育”这样的大实话,我们除了尴尬之外还能有什么呢?
我不想知道张校长的这句大实话会尴尬了那些人,我只想知道教育公平的阳光何时才能普照中国大地每一个角落。

前一篇:杀个人就可以不上学了
后一篇:大学女生宿舍楼前的轿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