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戴定国:加拿大第二轮生肖邮票初探(下)

标签:
转载 |
分类: 生肖集邮 |
追求共性
据加拿大邮政总监菲利普斯介绍,第二轮生肖邮票的制作原则是:既要维持原系列的质量,让设计人员独立发挥创意,同时要增加新系列的连贯性及可收藏性。他介绍了两轮设计方针的不同。第一轮每年的邮票和小型张形状均有差异,但第二轮将实现两者的统一。
第二轮小型张形状统一规划为长条形。此举隐藏的部署是,在第二轮发行结束后,将推出一份集12种生肖小型张的大全张“海报”。换句话说,第一轮生肖邮票中的异形小型张虽然个个精彩,张扬了个性,但放在一起并无规章,无法制作它们的全家福合影,而第二轮生肖邮票着重于共性,但需要牺牲个性。对此,评论可能见仁见智。
笔者将第二轮生肖邮票已经发行的前4套小型张放在一起(图5),可以大致看到一种效果。将来发行的大全张“海报”,估计不会像图5这样比肩而立,而会彼此空开一段距离,如图6的牛年“海报”一般排布。从图5可以猜测第二轮生肖小型张的总体构思。其底色以白色和有色隔年交替,而国内邮资票在小型张上方出现的形式为正方形和非正方形隔年交替。但这只是笔者目前的猜测,要等今后的小型张发行后才能证实是否如此。
图7
由于今年加拿大邮政在邮票发行前只公布了国内邮资票和国际邮资票的图案(图7),以及新产生的生肖交替小型张图案,而没有提前公布长条形小型张的图案,令许多集邮者包括一些集邮作者产生误会,以为加拿大生肖小型张再次变脸。例如《上海集邮》今年第2期“封面邮票”的介绍说“龙年小全张的外形没有再延续前三套的狭长形状”,其实是说错了,原因是并不了解加拿大第二轮生肖小型张的总体规划。
土牛陶罐
第二轮生肖系列图案的设计引入了“五行”的元素,丰富了生肖邮票的内涵。由于2009年是“土牛年”,因此国际邮资的牛年邮票用了牛图陶瓷制品为图案,来显示“牛”与“土”之结合。陶罐转动约90度后的图像成为长条形小型张底衬的主图,左侧用中文书写十二生肖的名称。
牛图陶罐(图8)的原作者是高淑惠(Kao,Shu-Hwei),她对自己的作品能被设计到牛年邮票中感到高兴。她参了 2009年1月8日在温哥华中国文化中心举办的邮票首发式,是图9照片中的右起第2人。
210年用金虎印章来表现“虎”与“金”的结合,今年的龙年邮票下方采用了中国古典水波纹图案来体现“蛟龙得水”的“水龙”概念,都是引入“五行”元素的努力结果,但去年的兔年邮票没有见到设计构思中关于“金兔”的描述。
稳中有变
图11
第二轮生肖系列在发行三年后引入新的品种,它们是今年1月10日发行的辞旧迎新小型张(图10),以及国际邮资票的小本票(图11)。辞旧迎新小型张含兔年和龙年发行的国际邮资票,两侧有生肖兔和龙的图案,印有年份2011和2012,和英法两种文字的“兔年”和“龙年”字样,售价3.55加元。加拿大邮政说,他们的创意受到香港新旧交替金银生肖邮票小型张的启发。
今年新发行的国际邮资票小本票含6枚邮票,与长条形小型张内水湿背胶的加拿大国际邮资票相比有三点不同:背胶为不干胶,没有金箔,也没有凹凸状。其发行量为180万枚,即30万册。按总面值10.80加元出售。已售罄。
第二轮生肖小型张的首日封颇有新意。其邮票首日封为通常的横式封,但小型张封却仿照中国传统红包的竖直形设计,深得加拿大华人的喜欢。图12是虎年小型张首日封。
东风西渐
第一轮生肖邮票的前7套由华裔设计家担纲,似乎有开路引导的功效。但从2004年的猴年邮票开始,连续4年由非华裔设计家接任。其中最早的一套猴年邮票请出孙悟空担任生肖猴年的形象大使,且不说画得不像,生肖味道也远不如前面7套。2005鸡年邮票的设计家希望用一种新的方式来诠释中国艺术,成为连接东西方的桥梁,于是用电脑生成了独特韵味的红冠公鸡,但华人稍不习惯的是邮票上的抽象表现手法,使公鸡既没有眼睛,也很“没有面子”,是为遗憾之处。2006年邮票上的看家护院的生肖狗,与华人的欣赏习惯逐步靠近,2007猪年邮票上讲述玉皇大帝评选生肖的故事,让华人感到亲切,中国味道逐渐浓厚起来。
2008年的鼠年邮票由“串联设计有限公司”设计,出生在香港的华人艺术家哈维·陈绘画。以“老鼠娶亲”为选题,将这一题材恣意渲染,发挥到了极致,为加拿大第一轮生肖邮票画上完美句号。其设计有浓郁的中国味道,充满了盎然的生机和趣味,让不了解生肖传统的加拿大人和看惯了美国米老鼠造型的西方人也会很有兴致地来读这个故事,并引人入胜。
经过第一轮生肖邮票的熏陶,非华裔设计家在第二轮生肖邮票中大显身手。在已发行的4套中,除了虎年邮票由出生在澳门、1983年移民加拿大的多伦多华裔设计师林子恩(图13)担任设计,其余3套均由非华裔设计家完成。图14为兔年邮票设计者保罗,在温哥华首发式上为集邮者购买的“海报”签名。图15是龙年邮票设计者费舍豪夫,在多伦多的首发式上手持他设计的龙年邮票。
牛年邮票中的陶罐,虎年邮票通过印章建立起的有机联系,兔年邮票的群兔欢腾跳跃,以及国际邮资票受到中国传统刺绣和长袍上饼图案的启发,将2只跳跃的兔子以刺绣方式置于一个圆内互相追逐,形成加拿大第二轮生肖邮票一个又一个佳作。它们的风格既有中国的,又有西方的。非华裔设计家对中国生肖文化和传统文化的把握,让我们刮目相看,其水平远在一些国家用剪纸表现生肖形象的层次之上。
62岁的平面设计师路易·费舍豪夫为了完成龙年邮票的设计,在2011年3月专门去中国,收集了大量龙的图案。国内邮资票的图案为一条矫健灵动的黑龙,费舍豪夫说,这一设计灵感来自中国传统的剪纸。他用中国古典水波纹图案来表现五行中“水”的概念,受到好评。有意思的是,当年设计以孙悟空为主角猴年邮票的也是他。从2004到2012年,8年间两套生肖邮票的设计水平不可同日而语,反映出国外邮票设计家对中国生肖文化认识的长足进步。正如费舍豪夫所说,“我不是中国人,但我对中国文化非常感兴趣”。
加拿大的生肖邮票历来受到中国生肖集邮爱好者的特别关注和喜爱,在中国生肖集邮研究会主办的世界最佳虎年和兔年生肖邮票评选活动中,加拿大第二轮生肖邮票已连续两届被评为最佳,相信今后的加拿大生肖邮票会百尺竿头,更进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