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丝感叹

(2015-09-09 18:16:14)
标签:

杂谈

    从凤凰公司回来,打开办公电脑,习惯性地浏览下公司内部网站的新闻,发现有篇是写我前天去泸溪开展营销诊断下现场的消息。

     打开看后,脸上有些挂不住的感觉。主要是觉得文章中有2处地方用词有些“过”了。一句是说“冒着酷暑”,一句说是“亲切交谈”。记得我去的那天,是中午1点半出发,虽然是有太阳的晴天,但显然天气并不太热,因为时已秋天,节气都到了白露,所谓白露为霜,是天凉好个秋的季节了,何来“冒着酷暑”一说?到了现场,是和员工有沟通,但远谈不上“亲切交谈”,因为是站着和员工在聊一些工作中的事,大多数时候还是听台区管理员“诉说”,即便是挨家挨户抄表、查看计量装置时和员工说说话,也是纯粹的聊天,谈不上“亲切交谈”。

    其实,我很感谢下面的同志及时将我的工作活动变成文字。我也非常理解他们是带着感情在写文章。但我还是读后有脸红(尽管自己看不见)、不自在的感觉。我不知道员工读了会是什么感觉?也不知道上面的领导若偶尔看到了会是什么感觉?我想肯定感觉不会太好,因为这些词语,一是用得不当,二是不是用在我们这些人身上的。用错对象了啊!

    于是,我给办公室负责信息编辑的同事发了个短信,要求去掉“冒着酷暑”四个字,改“亲切交谈”为“交流”。

    过去,我也常写新闻报道,本身的发展也得益于写作。好象我的新闻稿件中,也曾用过类似的词语(用时心里其实也不自在),这也是我理解写作者的主要原因。但当我不再是新闻写作者而变成新闻被写作者后,我觉得至少在企业中有必要纠正下这些写作方法了。因为,我们大家都是企业的一分子,干什么都是干的本职岗位的活,没有什么不同。作为某个具体工作的负责人,其活动适当地报道下,未尝不可,但我们更多是要报道一线的员工,那些美好的形容词,应该是用来形容一线员工的学习、工作与生活(当然也要合时宜)。

    我以为,这才是企业宣传之道。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