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今天遇见了一件事。一位曾经的领导向我忿忿地控诉一件令其光火的事。原来是其去某单位公干,在事先联系了某单位一把手的情况下,却不期受到了某一把手的冷遇。照其说的,应该叫没遇,因为某一把手根本就没有出来,甚至连一个电话也没有。
其感慨良多,按照其的说法,当年还是一条线上的上下级关系,待人也不薄,退下来后去该单位也不是因私而是公干,何至于变化这般快。想不通啊想不通。
我很感谢领导对我的信任,能当面对我说起其内心的愤懑。除了安慰,我其实什么也做不了。
其走后,我想到了四个字:人走茶凉。
令我困惑的是,我们究竟要不要人走茶凉。
百度一下:人走茶凉,成语,比喻世态炎凉,人情淡漠。出自京剧《沙家浜》,是著名作家汪曾琪先生自创的语言,为阿庆嫂的唱腔写的词。现在表示世态炎凉,当权的人离开岗位以后,对别人没有利用价值,人家就忽视他了。
百度条文下,还有本义:一杯茶,人走开了,自然慢慢地就凉了,冷了。
如此从本义而言,人走茶连不过一种自然现象而已,很正常。一杯茶,人不走,时间长了,也是会凉的,何况人已经走了呢。
可现实生活中,不少的人们却抱怨人走茶凉,他们往往期望:人走,茶不凉,不是不凉,而是不能凉,凉不得。
在一个官本位非常严重的社会里,其实这也很正常。想当初,位高权重之时,多少人谄媚着你的位置、你的权力,因此常常是人未到,茶已泡,人虽走,茶犹存。可我们有没有想到,当初这种众星捧月、万民仰视,别人泡的茶是给谁喝的?依我看,大抵多半是给权力喝的,是给某个位置备的。所以只要权力在手,只要还坐在某个位置上,茶就永远没有凉的时候,即便是凉了,可喝起来还是热的感觉。
可权力是暂时的,位置也不是永恒的,有上的时候,就必然有下的日子,这是人生规律,也是官场规律。既然是这样的一杯茶,我们怎么能要求其永远保持温热的状态呢?因为时间长了,茶会自然冷却,因为人走了,曾经拥有的权力、曾经显赫的位置等光环已经消散,谁会傻得来给你保住这杯茶的温度呢。
当然,我们也不需要太悲观。现实生活中,更多的是不少人走茶不凉的情形。只不过这杯茶不是泡给权力、备给位置的,她是同事、朋友之间的真诚交往,是心与心的沟通,是建立在名利之外的生死之交,这样的一杯茶任何时候都是热的,即使随着时间的流逝,不仅不会凉,反而会觉更暖。
我们每一个人任何时候都要记住,当官一阵子,做朋友一辈子,不要太在意官场上那杯时热时冷的茶。拿得起,是一种魄力,但放得下,更是一种智慧、一种潇洒的态度。
想不通的时候,就想想俄国大文豪托尔斯泰曾有的一个妙喻,大意是说,友谊好比一壶开水,一旦离开炉子就逐渐凉下来了。在大文豪的眼里,朋友尚且如此,何况是名利场上?
所以,千万不要把权力、把位置、把帽子当回事,那只是一种责任,是一件随时可以被脱下来的或许并不时尚漂亮的衣裳,不会永远属于自己。
人走、茶凉。自然而然,非常很好。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