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藏策
藏策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5,682
  • 关注人气:233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白日梦里的“凤姐”和“犀利哥”

(2010-03-26 20:44:44)
标签:

文化

杂谈

民间

    刚听说“凤姐”和“犀利哥”的时候,觉得很无聊,根本就没往耳朵里进。可当他们红得一塌糊涂之后,我不能不关注了——人们为什么会对他们如此感兴趣,如此如醉如痴?这关乎社会大众心理。

      “凤姐现象”其实很简单,因为每个女人的心中都藏着一个“凤姐”,每个女人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白日梦。只是谁也不好意思讲出来,“凤姐”讲出来了,而且是那么一本正经那么大庭广众地讲出来,那大家都听傻了,于是她就出名了。不管是作秀也好,炒作也好,其之所以吸引眼球的奥秘就是把本属于私密意识的白日梦,放到了社会公众的现实空间来,还像真事似地继续做……大众呢,看到有人把自己也曾有的白日梦拿出来表演,自然也欢欣鼓舞……信凤姐,得自信!网络本来就是个无奇不有的虚拟世界,一切皆有可能,就算钓不来金龟婿,毕竟也暴得了大名,说不定还真能改变命运呢。有芙蓉姐姐在前,“凤姐”还有什么可担心的?

      与“凤姐”相比,“犀利哥”其实是个史上最被误读的人。什么叫“过度阐释”?把“犀利哥”解读成“潮人”就是最典型的案例。“恶搞”固然是网络的一大习俗,但习俗的背后肯定是社会心理的驱动。正所谓借他人的酒杯浇自己的块垒。

      而“犀利哥”自己呢,其实什么也不知道,糊里糊涂就“潮”了,糊里糊涂就“红”了,糊里糊涂就“杯具”变“洗具”了……

      这一切其实都是闹剧,生存空间的日渐狭小,已经没地方放置梦想了,被压抑的梦想于是变异,于是爆发,于是在现实中错位……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