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解放”的脚步慢点儿行吗?

(2016-10-19 09:36:39)
标签:

杂谈

《儒林外史》

女性贞洁

逗比

分类: 社会

  假如把人类近五千年的历史拍成一部长达五小时的电影,将是什么样
子?我们会看到,影片的前四小时四十五分,风格是典型的田园牧歌式的。但“解放”的脚步慢点儿行吗?在接下来的一刻钟里,影片节奏突然加快:冒着浓烟突突向前的蒸汽机车,取代了慢悠悠的老牛车;天空中轰鸣而过的飞机,把鸟群远远甩在后边;不时有
“窜天猴儿”腾空而起,那是火箭把卫星送上太空……

  在东方这块热土上,最近两分钟的变化最大:土灰色的城镇一下子变得色彩明艳,高楼如雨后春笋拔地而起;公路铁路迅速延伸,织成无远弗届的密网;果实累累的田野上,传来希望的歌声……

  自然,飞速变化的不仅是生产、科技及生活模式,还包括人的思维方式与伦理观念。——有一回,在课上讲《儒林外史》,我突然意识到国人在伦理观念上的转化之快,堪称迅猛。二百多年前,老秀才王玉辉的女儿因死了丈“解放”的脚步慢点儿行吗?夫,决定“殉夫”。老秀才非但不劝阻,反而从旁鼓励。待听到女儿绝粒而死消息,他的反应竟是仰天大笑:“死得好!死得好!”——学生对此很不理解:天下竟有这样冷血的父亲?

  我感慨道:这样的观念与事实,其实离我们并不远啊!我谈起我的一位女性长辈亲戚,二十岁出嫁,翌年生女,女儿未满周岁,丈夫就撒手人寰(实则丈夫婚前就有病,被媒人瞒过了)。我这位亲戚后来投亲靠友,将女儿养大,辛劳一生,却不曾再嫁。享寿九十三岁,守了七十年“寡”!——不再嫁的表面理由是怕孩子受苦;还有没说出的理由,显然是因人言可畏。

这样的担心不是没有理由的。上世纪七十年代,我在一个单位工作,一天,一位四十多岁的女同事带来一包“喜糖”,讪讪地说自己刚办完婚礼。办公室里几个女同事背后叽叽喳喳:“丈夫死了没两年嘛……”“那时两人感情
多好,这才几年……”

  那时正在“文革”中,虽经大张旗鼓地破“四旧”,但“女性贞洁”等封建旧观念却不在被扫除之列。相反,遇上斗“破鞋”的场面,男男女女都格“解放”的脚步慢点儿行吗?外兴奋,如同打了鸡血!

中国传统文化一向被打上保守的烙印,“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的礼教绳索把妇女捆绑了一千多年!连历史上相对开明的文人士大夫,也津津乐道于 “节妇”自行剁手等节烈之举,只因手被不相干的男人拉扯过!

  是不是因为压迫愈深反抗愈烈呢?这道礼教的防火墙一旦被冲破,国人所表现出的开放程度又是惊人的!二十年前,有个老同事发现女儿有婚前性行为,气得大病了一场。曾几何时,这样的家长已被视为“老古董”,成了茶余饭后的谈资笑料!

  我自认为不是个保守的人,但每逢看到一众女粉丝手捧鲜花对着心仪男星高声尖叫的场景,总觉得哪里有点不对劲儿。——我尤其不明白像“我的“解放”的脚步慢点儿行吗?菜”“小鲜肉”这样的称呼是如何在媒体中公开流行的。有一回,在一档收视律很高的电视节目中,有位穿著高档的女士张口就是“逗比”,让我着实吃了一惊!

 曾在学术活动中接触过两三位彼岸的女学者,犹然是国人的脸庞,犹然是国人的声口,然而眉宇谈吐之间,显示着内敛的大方,知性的温和,让人感到陌生又熟悉,不由得想起五十年代……

 倡导男女平权,并不意味着抹平一切性别差异(甚至颠而倒之)。男孩阳刚,女孩妩媚,传统的审美标准自有其生物学生理学的依据。事关一个民族的肌体成长及素质提升,适时而恰当的性别教育,并不是无关宏旨的小事一桩。

 “解放”的脚步慢点儿行吗?六十年代女中音歌唱家马玉涛有一首脍炙人口的抒情歌曲《马儿啊你慢些走》,歌中主人公因贪看祖国大好河山,让马儿慢点走。今天,我们或应重拾这首金曲,让坐下这匹“个性解放”的马儿跑得慢一点,面对飞速发展的现代社会,道德伦理在转换舞步时略显趑趄,不要把她甩得太远!

(本博客文章均为自创,如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插图来自网上,仅致谢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