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侯会
侯会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3,509
  • 关注人气:11,161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后悔当初少说了那么一句……

(2015-08-14 12:31:33)
标签:

教育

打架

电影

文明

分类: 社会

按:社会戾气越来越重,许多事情的解决都诉诸于拳脚棍棒,一“打”了之。对孩子的潜在影响是恶劣的。校园暴力屡屡发生,法律及社会舆论也见怪不惊,淡然处之。又闻贵阳七名初三学生将一名同学殴打致残,至今躺在医院,成为植物人。我们除了呼吁,还能做点什么?

 

两个好哥儿们一言不和、动起手来,你推我一掌,我搡你一把,一脚没踢上,早被劝架的抱着腰拉开……男孩子谁没有过这样的经历?

后悔当初少说了那么一句……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影视开始引进港台电视剧及国外大片,火爆的武打场面让人眼花缭乱:但闻拳脚飕飕、刀剑乒乓,配上怒吼与惨叫,男孩子们看了格外兴奋。

我那时教中学,嘱咐学生:你回家把电视关成静音,会发现那些“打星”的动作其实都是花架子,并非拳拳到肉;可是配上声音,效果就大不相同。一句话:大家万勿模仿!

后悔当初少说了那么一句……不过随着电影艺术的提升,影视中的武打动作越来越逼真,不但骗过孩子,连许多成人也信以为真了!前不久有个网上视频引起轰动:男女两司机开斗气车,男的连续被“别”、怒火中烧,逼女司机下车一顿暴打。男的拳脚了得,把女人打倒在地,又连连踹头,场面不比大片逊色!我怀疑那男的给打星当过陪练……

时代确实进步了,连打架都打得像模像样,可以跟国际接轨了。——我后悔当初告诫学生时,少说了一句话:电影里不但动作是假的,情节也多半是虚构的。我没读过高深的电影学理论,照我的
“胡同式理解”,拍电影无非是娱乐观众,把生活上不常见的事(或根本不可能发生的事)搬上银幕,例如让你陷入世界末日的恐惧,或被恐龙怪兽逼上悬崖绝壁;有时又跟着主角体验一把“做梦娶媳妇”“天上掉馅饼”的喜悦,或是随着黑帮杀手“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这些都是一生难遇的事,却后悔当初少说了那么一句……让你在电影院里身临其境,与主人公同悲同喜、大惊大恐,来一番彻底的情绪宣泄、情感洗涤!

我常常纠结:是不是当初我少说了这么一句,让学生误以为电影里演的就是人家那里的生活常态:拳头成了最有效的“说服工具”,在琐事纠纷中,谁“拔枪”慢了谁就倒霉?

我少说一句,你少说一句,于是生活中出现越来越多连电影里都没有的镜头:不服“管教”的小贩被打倒在地,施暴者还要跳起来双脚跺头;几个穿著后悔当初少说了那么一句……
时尚的女人,大义凛然将“小三儿”当街扒衣侮辱;三四个初中生围殴一个小学生,还把烟头塞进对方衣领;女孩子居然也大打出手,“小太妹”几个打一个,连续数小时,还要拍照留念……

不能都怪大片吧?我搜寻记忆,竟想不起哪部大片里有男人暴打女人的场景。倒是记起有个以大萧条为背景的片子,主角是个底层出身的杀手,杀人如麻、恶贯满盈,可他有条底线:“我从不杀女人和孩子!”也正因这个,最终杀手上绞刑架时,观众心中竟有一丝“游移”……

有人总结说:你看,人家那里有“女士优先”的骑士精神,我们这里却暴打女人,完全不是一个档次嘛!——说这话的人忘了,中国民间另有“好男不跟女斗”的俗谚,那正是“女士优先”的中国式表达。凡事让着女性、不跟女性计较,这样的男人才称得上“好男”,等同于西方的“骑士”,东方的“君子”。

相反,在女性面前秀肌肉、显身手,哪怕你理由大过天,也难逃“孬种”的恶名!至于以大欺小、倚众暴寡、仗势欺人,同样为人所唾弃,看看网上评论就不难得知:人人心里有杆秤!

后悔当初少说了那么一句……其实无论西方还是东方,各家文化经典无不把仁爱、宽恕、恻隐、同情写在最上头;这也成为各国人生教育的第一课。可惜做为教师,我们还是讲得太少,强调得不够!

想起捷克共产党员伏契克在法西斯监狱中的临终遗言:人们啊,我爱你们!你们可要警惕啊!——他要人们警惕什么?就事论事,是警惕德国侵略者的欺骗与扩张。然就其更深的含义而言,则是提醒人们警惕法西斯主义对人性的践踏与背离,以及人类放松自身修养,在欲望的诱惑驱使下向动物的滑落。

整部文明史,不就是人类作为万物灵长,从树上走下、远离草莽的过程吗?在这艰难跋涉的路途上,曾经领先的我们要加快步伐,可别掉队啊!

 

    (本博客文章均为首创,如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图片来自网络,谨致谢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