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小说赤兔玉狮子黄骠马白龙马 |
分类: 古代小说 |
蛇年将尽,马年在望。——马是人类最好的朋友,在蒸汽机发明之前,无论代步、运输还是作战,马都是人的最佳工具和帮手。古人谈马津津乐道,不亚于今人谈车。别的不说,单是在明清小说里,就没有哪部跟马不沾边的。
我们最先想到的是《三国演义》中的赤兔马。此马“日行千里,渡水登山如履平地”;更兼“浑身上下火炭般赤,无半根杂毛;从头至尾,长一丈,从蹄至项高八尺”,堪称“龙马”。书中的诗赞也说“掣断丝缰摇玉辔,火龙飞下九天来”!
这匹赤兔神骏本是董卓赐给吕布的,后来又被曹操赠给关羽,宝马驮英雄,算是有了归宿。它陪关羽单骑千里、过关斩将,水淹七军、威镇荆州,几乎无往不胜。关羽死后,赤兔马为吴将所获,竟“数日不食草料而死”,跟主人一样,称得上一个“义”字。
《三国》中另一个有关马的典故是“马越檀溪”。刘备得到一匹“的卢”宝马,相马者说此马“眼下有泪槽,额边生白点”,骑则“妨主”(不利于主人)。刘备倒很洒脱,说是“但凡人死生有命,岂马所能妨哉”!
后来刘备被江州将领追杀,单骑逃命,行至檀溪,前有阔水,后有追兵,的卢陷于溪中不能前进。刘备加鞭大呼:“的卢!的卢!今日妨吾!”不料此马似通人性,一跃三丈,飞上对岸,救了刘备性命!——此情节出自陈寿《三国志》裴松之注,并非小说家虚构。早在隋代的民间表演中,已有“刘先主越檀溪”的节目。宋人辛弃疾词有“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语,典故也由此出。
另一部小说名著《水浒传》中,也有骏马的影子。如身为关羽后裔的大刀关胜,也跨下一匹赤兔马;而另一好汉呼延灼,所乘是一匹御赐“踢雪乌骓”,听名字就能想见其丰神。
其实《水浒》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那匹“照夜玉狮子马”,此马“雪练也似价白,浑身并无一根杂毛……一日能行千里……乃是大金王子骑坐的”;此马被好汉段景住窃得,本打算献给宋江做进身礼,不料被团
练武装曾头市夺去。梁山好汉由此与曾头市结下“梁子”,引发一场恶战,最终导致曾家覆亡——小说暗示,曾家有着金人背景,活该被歼!
此外在清代小说《说唐》中,围绕英雄秦琼(叔宝)也有两段马的故事。一段是秦琼做捕快时被困潞州客店,因盘缠用尽,无奈当掉祖传双锏、卖掉心爱的坐骑黄骠马。此情节后来被编为戏曲《当锏卖马》,家喻户晓。
《说唐》中另一匹名马“忽雷豹”则带有神话性质。它原为敌将尚师徒所乘,本是
“龙驹马”,其走如飞;更绝的是马头上有一撮黄毛,骑乘者将毛一揪,马一声长嘶,阵上凡马无不惊得“尿屁直流”,直到把背上军官掀翻在地!
为对付此马,秦琼等人没少费心思,最终将马弄到手。——这看似荒诞的情节,其实倒有一两分历史依据。据唐人《酉阳杂俎》记载,秦琼果有一匹叫“忽雷驳”的坐骑,喜饮酒。在月下试骑,能一跃跨过竖立起的三领黑毡!——秦琼死后,此马“嘶鸣不食而死”,仁义可比《三国》小说中的赤兔!
其实真正堪称“龙驹”的,还要数《西游记》里的白龙马。此马原即一条小白龙,因触犯天条,被罚为白马,驮唐僧取经赎罪。
说到驾驭龙马,没人比玄奘更有资格。玄奘《大唐西域记》记载取经路出“屈支国”(位于今新疆库车的古龟兹国),当地有大龙池,池中神龙常幻化为公马,与前来饮水的母马交配,所生“龙驹”性情狂野、难以驾驭。龙驹再生马驹,才有可能被驯化,因此当地多良马。——玄奘往来西域,正不乏收用“龙马”的机会。
其实中原自古也有龙马驮“经”的传说:相传黄河曾有龙马浮出,背上驮着神秘的图画,古人称为“河图”;据说大神伏羲还据此创制了八卦——原来中华文明最早是由龙马负载的;而玄奘白马驮经又代表着中华文化对外来文明的主动求取和融会。
马年谈马,当此太平之世,驾祥云、踏碧波的驮“经”龙马代表着精神的腾飞、文化的复兴,应远胜沙场驰骋的赤兔马、战阵嘶鸣的呼雷豹!
(本博客文章均属原创,如有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插图来自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