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侯会
侯会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3,509
  • 关注人气:11,161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俺也“病”得不轻

(2011-09-23 07:01:34)
标签:

节省

挑水

水窖

水库

生活态度

浪费

文化

分类: 生活

有个老同学的母亲“病了”,不是心肺肠胃的毛病,据说是脑子出了问题:表现为一味地省水节电。八十多的人,常在厨房里摸黑干活;洗衣服怕费水,放着机器不使,使手搓;厨房里的洗菜水,要颤巍巍地端到厕所去冲马桶;急得老同学大叫:滑倒了可怎么好!

俺也“病”得不轻我说,这不是病,是老人家一辈子节省惯了。若说病,我自己也病得不轻:虽不至于手搓洗衣,但洗衣机旁永远备着个大号塑料桶,淘衣服的水存下来再利用;冲澡水也尽量收集再用……

有个电影,主人公的口头禅给人印象深刻,反反复复就是一句:“不是钱的事儿!”——是啊,一吨水一度电能值几个钱?就是退休的老人,也不至于负担不起。实在是习惯使然;自然,那背后也表明着一种生活态度。

上世纪五十年代初,我年岁尚小,住在四合院,吃水要到胡同外的板桥街口去挑。那里有个公用自来水龙头,装在一个铁皮匣子里,有专人管理,晚上要上锁。白天开放时,大家去挑,大概是按月算钱吧。——也有人送水到家,一根扁担挑两只桶,是要另收脚钱的。我家是自己抬,两个孩子一根扁担,摇摇晃晃地抬一桶回来,倒进一口小缸里。这样的水,当然要节省使用。

后来院子里通了自来水,全院共用一个龙头,安在院子当中——电视剧《张大民的幸福生活》里还有这样的镜头。俺也“病”得不轻

冬天由各家轮流值日,晚饭前下到龙头旁的“水井”中,把总截门拧死,另有一个回水龙头,把上半截管子里的余水放掉,以防水管冻裂……有时不小心冻住了,就要用管钳拧开水管,拿热水浇,使烧红的火筷子捅——吃点水真不易!

以后住进楼房,感觉最方便的就是用水。龙头一开,无论是洗菜还是洗碗,您就哗哗地敞开用吧——可还是不忍多用。

北方缺水。我有个学生家在甘肃山区,那儿家家修有水窖。雨季存些雨水,日常的人畜饮用及洗涮等,全都仰仗着这半窖水,常常要坚持大半年。——北京地区当然不至如此,但据说地下已形成巨大的缺水漏斗,工业用水要从极深的地下抽取。一些原本种水稻的地方,也已改种玉米或果树。水资源匮乏,已成为城市发展的瓶颈。俺也“病”得不轻

北京市民用水很大程度依赖密云水库这“盆”净水。记得1976年春天,我带学生去密云水库种树。那时的水库水面辽阔、一片碧蓝。据当地干部介绍,库容达四十亿立方米。当时我在心里算了一下:真不少!即使全国人都来吃,也能合一人五吨(那时全国人口八亿)!

种树就是为了防止水土流失、保证水质清澈。劳动当然是艰苦的,但每当抬头擦汗,看看远处波光粼粼的水库,总有说不出的畅快。——栽树的地点挨着水库边的白龙潭龙王庙,记得庙中有一块明代守边大将戚继光的诗碑,是一首七律,当时抄在小本子上,后来不知丢到哪儿去了。只记得头一句是“紫极龙飞冀北春”,碗大的字,端正而遒劲。俺也“病”得不轻

然而就在那年7月,唐山发生大地震。为了防止水淹京城,库里的水被放掉了一大半。几年后再去,只见水面低了许多。周围青葱的山峦都围着难看的土黄色“围裙”,令人唏嘘不已。

那以后,密云水库的储水量成了我一块心病。每年一下雨,我总要关注:密云一带雨大不大?库容又增加了吗?——然而三十多年过去了,水库蓄水再也没能达到当年的规模。

还好,密云水库的水质保护得很好,因为这是北京市民的命根子。不过听说全国许多地方的江河湖泊都不容乐观。一些无良企业为了追求个人或集团利益,肆意向河湖排放污水、倾倒废料,全国近一半水域都遭到不同程度污染。

同生世上,我觉得自己也担着一份罪责!我无力当个志愿者,为当世同胞及子孙后代做点实事;但就我力之所及,尽量节省几盆宝贵的水,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

有时到校上课,去得早,不止一次赶上清洁员冲洗墩布,把龙头开到最大,老远就听见黄果树瀑布般的雷鸣声,而人却走开了。每逢此刻,我总要上前把龙头拧小点儿。您听了一定会笑:你也太婆婆妈妈了,净在这种小事上用心思!——是咯,我这人干不成什么大事,若连这样的芝麻小事也不做,就更愧对社会了!俺也“病”得不轻

说到底,一个人一辈子不用水,所省也是有限的。之所以奉若琼浆,用之唯俭,也只是自求心安罢了。我以为,对大自然的赐予持虔敬态度,抱着感恩之心欣悦享用,是一个现代人起码的生活态度——不仅限于用水啊。

附带有个问题请教列位:我住的小区里安装了一种净水装置,人们买了卡,就可以随时提壶去灌。据我所知,有些净水器每生成一桶净水,至少要产生一桶废水。我不知这种遍布各小区的净水机工作原理如何,是否也会产生大量废水?而这些废水又是如何处理的?如不能储存起来再度利用,而是白白流走,势必造成巨大浪费——那么又应由哪个单位负责监督、促其改进呢?

(本博客文章均属原创,如有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图片来自网上。第三图是修建中的水窖;第四图为密云水库)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