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导读】用了20多年的空调、30年的洗衣机,还能正常使用。这在很多家电企业眼中,是“品质过硬”的象征。但是在互联网企业眼中,这也“太不可思议了”。如果家电产品都这样,企业还怎么生存啊?
家电企业与互联网企业的差异,在这个问题就得到了淋璃尽致的展现:一个是靠硬件生存和发展,而另一个只是依托硬件平台持续植入内容和服务生存和发展。
宁言 撰文
最近几年,很多家电企业都喜欢在宣传自家的产品时,打出“某某冰箱、某某空调、某某洗衣机”,用了20年,竟然还没有坏,还能正常使用。
隐藏这一举措背后,释放出两个方面的信号:一是,反映出家电大企业一贯以来的过硬品质,原本只有8年、10年多的正常使用寿命,没想到用了20年之后还没有坏,这是一件值得“大说特说”的事情;
二是,反映了家电企业一贯以来的硬件思维,产品用的时候越久似乎家电产品就好,这也正是互联网企业所不具备和缺少的要素。反过来,这却是互联网企业最看不惯的——硬件原本是不赚钱的,所以硬件使用的长短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快速更新的软件和应用内容,从而获得源源不断的利润和回报。
不过,长达20年都用不坏的家电,这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显然,现在来看,这除了可以带给家电企业的品牌和产品不错的口碑和信任感外,对于正急于转型升级的中国家电企业来说,似乎并不是一个好消息。
要知道,对于中国的家电企业,在过去,当前和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都要靠“硬件盈利”的。因此,长期使用不坏的家电硬件产品,对于家电企业来说,就是自身“制造实力和水平”的体现,必须要大说特说。
但是,另一方面。如果所有家电在超出使用寿命之后,还在使用。那么家电企业就又要着急起来了——耐用消费品太经用了,并不是一件好事情。这自然就会影响到市场空间。特别是在当前的产业环境和市场环境下,互联网企业认为“硬件已死”。
所以,使用20年还不坏的家电产品,对于当前的家电企业来说,是一个悖论。
不过,近年来,家电企业为了加快硬件的更迭换代,不断通过新产品、新技术的推出,从而淘汰此前中国家庭中已经大量存在的“濒临过期”家电,成为“迫在眉睫”的事情。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包括变频空调对定频空调的替代,多门对开门冰箱对双门三门冰箱的替代,都是家电企业在积极探索的“加速硬件淘汰和更迭”道路。
今年以来,家电企业的智能化浪潮,则被认为是家电企业开始加速硬件的更迭换代速度,主动发起的新一轮攻势。不过,如何从过去的单兵出击,到智能化时代的抱团出击,集成化、系统化加速家庭现有的老旧家电淘汰。
因此,对于家电企业来说,少说点“使用20年都不坏”,多研究点如何在去硬件转软件的过程中可持续发展的新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