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净水机产业或因智能化重新洗牌

(2014-06-19 10:54:31)
标签:

杂谈

 

近日,一家名为“浩泽”的净水企业在香港交易所成功上市,再度引发了人们对于净水产业的关注。

不过,这并不意味着净水机产业的“春天”已经到来。面对过去十多年来已经形成的“净水乱局”,想在短期内实现“大洗牌、大重组”似乎并不可能。

净水机产业的“囚徒困境”

当前,净水机产业的发展似乎陷入了一个死胡同:

谁都知道这是一个蓝海市场,却不曾想过去十多年众多企业的混水摸鱼行为,已经将这一蓝海市场染成了“红海”,甚至“黑海”。

谁都希望有大资本、大企业介入后整顿行业竞争秩序,打造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全新商业模式,却迟迟没有等来这一机会。

困扰净水机产业快速发展壮大的“死穴”,现在来看已经不是大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薄,产品整合能力差,更不是众多企业的“无照裸奔”。核心还在于,很多人都知道“像卖家电那样卖净水机,肯定做不大”。但是谁都不愿意去尝试新的商业模式,比如“设备免费、服务收费”,通过建立一支庞大的高素质服务体系,定期为用户提供收费的服务,而让设备免费。

此次上市的“浩泽”净水,对于很多中国家庭和消费者来说,是个品牌很陌生。的确,这不是一家传统意义上的“净水设备制造商”,也不是面向终端零售市场。而是面向商用市场提供净水服务的企业。

简单来说,当前数千家净水企业都是通过“卖净水设备赚钱”,而浩泽却是靠“净水设备免费服务收费”商业模式。

所以,这家企业可以获得香港资本市场的认可。可以看到的是,这种“硬件免费服务收费”的商业模式,与当前众多互联网企业推动和实施商业模式“完全相同”。

智能集成化的净水机拐点

多年来,众多净水机一直求突破的“终端零售”市场,却面临着无法在短期内快速做强做大的“扩张瓶颈”。无论是已经被外资联合利华收购的沁园净水,还是家电行业的美的、海尔净水,其实都没有办法获得“产业化、规模化”扩张的商业前景。

虽然最近两年来的全国不少地区水污染事件频频出现,但是中国家庭和消费者对于像购买家电一样购买净水机,还没有形成统一的认知和消费习惯。所以才会在短期内出现,净水机产品的销售都是呈状“阶段性、块状式”发展,往往水污染事件一过,或者净水机需要更换滤芯的时候,就很容易被家庭和消费者“抛弃”。

当前,净水机零售市场十强名单中,虽然出现了沁园、安吉尔、立升、泉来,以及美的、海尔,和外资的3M、A.O史密斯、怡口、滨特尔等专业化、家电化、洋品牌三种类型的格局。但这绝不是净水机产业的最终格局。

一方面,净水机零售市场虽然经过了十多年时间的持续培育和发展,但仍然没有找到快速做大做强的通道,所以格局还存在很大的变数;另一方面,智能家居中智能家电的快速普及与发展,为净水设备的发展构筑了新的通道,也就是借助智能化协同和家庭的集成化应用,引爆净水机在家庭市场的快速普及。

当然,如何将净水机在智能化拐点下,实现与智能家居的一体化集成化发展,目前还没有成功的模式可以借鉴。简单来看,以海尔、美的、长虹为代表的综合性家庭智能家居平台商,应该比那些专业化的净水机企业拥有更多的机会。

但是,专业化净水机企业同样也可以成为包括苹果、谷歌等智能家居平台商的重要战略合作伙伴。

这关键就要看,谁能率先找到智能家居与净水机产品之间的市场和消费引爆点。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