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独家】精明的郭台铭怎么会被夏普骗了?

(2014-06-19 10:52:58)
标签:

杂谈

 

今天,一则关于台湾鸿海集团董事长郭台铭接受日本媒体采访时透露的“当时鸿海与夏普谈合作,是夏普诓骗了我”一则新闻,瞬间引爆大众的眼球。

不少人会想,如此精明的郭台铭,怎么会在遇到日本人后,却“被诓”了?

事情经历并不复杂

当年,在夏普集团即将迎来100周年的关键节点上,却因为全球液晶面板产业的寒冬,而面临着“生死存亡”的挑战。想要切割赔钱的堺市10代线面板厂(SDP),而郭台铭正好对夏普这个公司感兴趣,所以决定入股夏普,以个人名义投资SDP。在当时,郭台铭的庞大投资竟然没有对夏普进行风险评估。

未曾想到,此后夏普有巨额亏损,股价暴跌至190日元,郭台铭不愿以每股550日元的高价入股。

当时,夏普人事发生大变动,町田退居顾问,片山出任会长,由(前社长)奥田隆司升任社长掌握实权。结果町田和片山在东京向郭台铭表示,他们代表公司,让鸿海以市价购入9.9%的股权。没想到奥田上台后表示,“町田退休了无关此事,片山没有此权限”而全盘推翻,让他非常震惊。

其实是精明反被精明误

对于夏普来说,当时企业正处在“生死存亡”的关键期,急需要像郭台铭这样的“大金主”在行动和信心上的支持。因此,无论郭台铭是否最终购得夏普的10代线面板厂,郭台铭入主的举措,还是给正处在“危险期”的夏普,以信心和资金的双重支柱。

另一方面,郭台铭一直是一个精明的生意人。因此,当初之所以在没有评估风险的背景下,就急于签署合作入股协议。本质是还带有“捡漏”的心理。在这种背景下,这种骗也是带有“心甘情愿”的因素在其中。

所以,如今的日本媒体才会说郭台铭是个“大骗子”,趁着夏普的生存危机而“落井下石”。其实,郭台铭知道夏普十代线工厂未来一定会有不错的表现,所以才会在当时的背景下急于投入并达成合作协议。

目前来看,夏普的十代线工厂,还是具备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的市场竞争优势。这也是郭台铭愿意“吃了哑巴亏也要入主”的核心动力。只不过,当初郭台铭过于着急抓住夏普这个“香馍馍”,而主动吃亏。

现在,郭台铭的叫冤,可以理解为一种内心的释放。是不是矫情,就得大家评判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