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互联网企业难以进军白电行业

(2014-05-12 08:44:50)
标签:

杂谈

 

张彦斌

目前有人在家电圈呼吁,期待互联网企业进入白电智能化进程,以搅动白电死气沉沉的局面。但笔者以为,这只是某些人的一厢情愿。在目前科技水平与市场环境下,互联网企业是不会白无故地进入白电领域。

期待互联网企业进入白电,是看到互联网企业进入彩电行业,“不仅没有颠覆彩电市场,抢走市场蛋糕,反而带来了眼球、带来了人流量,拯救了原本陷入‘低调、冷清、乏味’的传统彩电行业”。

这种愿望的确不错,但关键是要看互联网企业是否愿意触摸白电,到白电行业里来淘金拾银。白电领域是否有足够的吸引力,是否适合与互联网的有机融合。换句话说,互联网企业进入白电领域,能不能得到生存的空间和合理的回报。

不妨先从互联网企业进入黑电领域与白电领域做个比较,就会明白在目前的技术水平与市场状况下,互联网选择进入彩电为代表黑电领域,而不是冰、空、洗为代表的白电领域。

首先,关联度不一样。不难发现,进入彩电行业搅局的代表性的企业,乐视网既是IT企业,又是互联网电视企业,同时还涉足影视制作发行;爱奇艺也是典型的IT企业,又是主营网络视屏在线;小米关联更能说明问题,原本就是一个玩“屏”的企业,说白了连界都不用跨,直接延伸就自然进入。乐视网与爱奇艺与彩电的关联在于内容,小米关联是从小屏过渡到大屏。这种高度的关联性,使得他们跨界没有多少障碍。

反观与白电之间的关系,互联网企业几乎找不到与白电任何有机的关联。如果硬要说有关联的话,那就是白电产品的控制系统需要IT的产品,但这种关联仅仅是产业链上的硬件供应关系,与属性和基因的关联风马牛不相及。

换个角度看,进入彩电行业搅局的也不是所有的互联网企业,也仅仅是与彩电有关联的企业而已。数不清的IT企业,跨界彩电行业的也就寥寥数家。

其次,找不到盈利模式。以乐视网为例,新近推出的乐视TV X50 Air 4K电视,与国内传统企业50吋的4K电视最低价相比,几乎低了一半还要多。而国内企业的产品已接近成本,但是只有一半价格的乐视TV却可以盈利。但乐视的盈利不在硬件上,而是在用户使用中的内容收费、广告费等后续服务上。

试想,互联网企业进入白电,智能与白电企业在产品上较量。自建生产线,需要巨大的资金投入,还需要专业的制造人才;采取OEM生产,完全没有任何价格和供货优势,怎么能和传统制造企业去拼呢?

因此,以互联网企业的精明,在没有巨大利益的驱动和成熟的条件下,肯定不会在目前盲目进入白电领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