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目标(七)  《我的团长我的团》  不该鼓励“效尤”

(2009-07-09 17:19:27)
标签:

杂谈

不该鼓励“效尤”

◆毛煦静

    《团长》第22集,一士兵为了寻找父亲当了逃兵,抓回后,被绑在阵前。他说:“这是让所有在江防上的人都看得见我,以示效尤。”这里的“以示效尤”显然是“以儆效尤”之误。

    儆,读jǐng,形声字,从人,敬声。本义是“警戒”“戒备”。《说文·人部》:“儆,戒也。” “儆守”“儆备”等词中的“儆”,就是此义。引申指“警报”“紧急情况”。还引申指“警告”“使戒惧”。《淮南子·天文训》:“儆百官,诛不法。”“儆百官”即警戒百官。再如“杀鸡儆猴”即用杀鸡来警告猴子,比喻用惩罚一个人的办法来警告别的人;“杀一儆百”即处死一个人以警戒许多人。

    尤,过失;效,效仿。效尤,即效仿做坏事 。“以儆效尤”,用处理一个坏人或一件坏事的办法,以警告效仿做坏事的人。如鲁迅《准风月谈·文床秋梦》引林丁给《涛声》编者的信:“我以为各人均应先打屁股百下,以儆效尤,余事可一概不提。”

    示,表示。“以示效尤”只能理解成“以表示效法做坏事”,这不是提倡做坏事吗?这显然有违事理,上述情节不会是这个意思。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