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目标(五) 《闯关东》  浅谈“钟馗”

(2009-05-08 15:36:24)
标签:

杂谈

浅谈“钟馗”

◆吴 蓓

    第33集中,潘五爷请朱开山听戏,点了一出《刘翠屏哭井》。朱开山说:“这戏不好,按五爷的脾气应点《钟馗打鬼》。”遗憾的是,“钟馗”的“馗”字,字幕误成了“魁”。

    钟馗是我国民间传说中驱妖逐邪之神。明代陈耀文《天中记》引有《唐逸史》中的一个故事:唐明皇生了一场病,梦中见一小鬼偷自己的玉笛和杨贵妃的香囊,大怒,欲呼武士擒拿。突见一大鬼,戴破帽,穿蓝衣,立马捉住小鬼,先挖下眼珠,“然后劈而啖(吃)之”。唐明皇问之。此鬼自称终南山人氏,姓钟名馗,唐高祖武德年间,应考武举落第,羞愧撞殿前石阶而死。高祖赐绿袍安葬。于是感恩发誓,要为大唐斩妖除魔。唐明皇醒后,病不药而愈。于是把吴道子招进宫中,向其忆述梦中所见,并命绘出图像。后有司奉旨,将吴道子所画钟馗捉鬼图镂板印刷,广颁天下。民间于是有了挂钟馗像“以祛邪魅”的习俗。

    一说认为“钟馗”由“终葵”演化而来。“终葵”即“椎”的反切,古代有以“椎”逐鬼的习俗,六朝人普遍认为“终葵”可驱鬼避邪。唐以后,“终葵”演化成“钟馗”。

    一说认为“钟馗”由“仲傀”演化而来。仲傀是商代驱鬼的巫人,后来驱鬼的“仲傀”逐渐演变成食鬼的“钟馗”。

    然而,在有关的各种传说中,均未见把“钟馗”写成“钟魁”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