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目标(四) 《刘老根》 莫让“二把”误“佳人”

(2009-04-09 15:28:59)
标签:

杂谈

莫让“二把”误“佳人”

◆牛西愚

    《刘老根》第一部第6集中,二柱子为了表明自己有唱好二人转的潜力,当着山杏的面哼起了《西厢观画》:“一轮明月照西厢,二八佳人巧梳妆……”字幕把“二八佳人”误成了“二把佳人”。

    古汉语中,在说到 “十二”“十四”“十六”“十八”等数字时,为了表述的需要,有时用 “二六”“二七”“二八”“二九”等来表示。古代一昼夜分十二个时辰,一些典籍中便称“二六时”。南朝陈后主《东飞伯劳歌》:“年时二七犹未笄,转顾流眄鬟鬓低。”其中“年时二七”指的是年龄当时十四岁。清代龚自珍《霓裳中序》词:“惊鸿起,素衣二八,舞罢老蟾泣。”“素衣二八”意思是穿素衣的舞伎十六人。《初刻拍案惊奇》卷十:“那韩子文虽是满腹文章,却当不过家道消乏,在人家处馆,勉强糊口,所以年过二九,尚未有亲。”“年过二九”指年龄过了十八岁。

    《西厢观画》是东北二人转的经典作品,“一轮明月照西厢,二八佳人巧梳妆”是其中的头两句。“二八佳人”即刚到十六岁的美少女,误成“二把佳人”则不知所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