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报告(十二)  坛主:阎崇年  “逋逃”不是弊政

(2008-12-08 10:54:47)
标签:

文化

“逋逃”不是弊政

◆姜廷安

    阎崇年先生在《正说清朝十二帝》(增订图文本)中说到顺治皇帝在18年的执政中施行的弊政:“剃发、易服、圈地、占房、投充、逋逃,是其六大弊政……”(第46页)

这里的“逋逃”应是“捕逃”之误。

    “逋”读bū,义为逃亡。“逋逃”指逃亡、逃窜,比如洪深《电影戏剧的编剧方法》:“为因恋爱的过失而逋逃。”也可以指逃亡的人。

    “捕”(bǔ),义为抓捕。“捕逃”指“追捕逃亡者”。清军入关后,在实施圈地的同时,颁布“投充令”,强迫汉人投充满洲贵族家为奴。大部分汉人沦为奴仆后,不堪剥削和压迫,纷纷逃亡。于是,满洲贵族对逃亡者实施追捕。

    “捕逃”是清政府实施的一项政策,它进一步激化了民族矛盾,正可谓是一大“弊政”。而“逋逃”只是受压迫者的个人行为,可以说它是“捕逃”这一“弊政”的诱因,但其自身并非“弊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