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登坛品酒”报告(六)  坛主:孙丹林  楹联焉能“起于五代,成于唐宋”

(2008-06-25 09:51:12)
标签:

杂谈

楹联焉能“起于五代,成于唐宋”

◆谌 翌

 

    欣赏楹联,可以丰富知识,陶冶情操。《飞来石联语》材料丰富,点评生动,读来趣味盎然。可是,下面这段话却让人看得莫名其妙:

    楹联者,于其浩若星瀚之中国文学诸多样式中,虽不能与诗词歌赋比肩入史,然,起于五代,成于唐宋,盛于明清。(第72页) 

    且不说“浩若星瀚”的说法是否生拼硬凑,也不说“然”字前后是否存在转折关系,就说这“起于五代,成于唐宋”,实在匪夷所思。

    对中国历史稍有了解的人都知道,唐朝(618—907)之后是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统称五代(907—960),五代之后是宋朝(960—1279)。楹联怎么可能“起于五代,成于唐宋”呢?这不就像说一个人“出生于21世纪,成长于20世纪”一样荒唐吗?

    楹联指悬挂或粘贴在楹柱上的联语。相传起源于五代后蜀主孟昶在寝门桃符板上的题词“新年纳馀庆,嘉节号长春”,谓之“题桃符”。至宋朝时推广用在楹柱上,后又普遍作为装饰及交际庆吊之用。

    唐朝时楹联还没有产生。估计孙先生想说的是楹联“起于五代,成于两宋”,错成“起于五代,成于唐宋”,大概是排校差错吧。

     

(本栏作者可获赠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语文出版社出版的《现代汉语规范词典》一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