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来“一席之床第”
◆冉 至
《孙丹林品读历史人物》中说过这样一个故事:杨玉环曾两次因“忤旨”而被玄宗逐出宫外。在她第二次被逐后,杨国忠只好请吉温(御史)帮忙。吉温便对玄宗说:“宫里女人犯错是该死,但何必吝惜宫中一席之床第让她在外头受辱呢?”(第47页)
“床第”显然是“床笫”之误。笫,音zǐ,本来指竹篾编的席子,后来也引申作床的代称。床笫,泛指床铺。笫与第形体非常接近,“床笫”常被错成“床第”。然而,常见“床笫之私”“辗转床笫”之类的说法,却从来没见过“一席之床笫”,它到底是什么意思呢?查阅《新唐书·杨贵妃传》:“天宝九载,妃复得谴还外第,国忠谋于吉温。温因见帝曰:‘妇人过忤当死,然何惜宫中一席广为鈇锧地,更使外辱乎?’帝感动,辍食,诏中人张韬光赐之。”
吉温劝说唐玄宗的话,表面上看是说不要吝惜宫中一张席子那么大的鈇锧之地,让贵妃回来接受刑罚,但是实际上是请求赦免杨贵妃,不要让她在外面受辱。鈇锧,古代斩人的一种刑具。鈇,铡刀;锧,垫在下面的砧板。当时唐玄宗正在思念着贵妃呢,他停下膳食,立即命令中人把食物赏赐给贵妃,召她回宫。
《新唐书》“一席广为鈇锧地”,《旧唐书》作“一席之地”,成语“一席之地”即源出于此处。真弄不明白“一席之地”怎么会变成“一席之床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