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引《自嘲》有误
◆周德懋 杨
光
2006年6月8日,孔先生在《百家讲坛》讲鲁迅“重出江湖”的故事。他说,鲁迅在创作《狂人日记》之前,曾经有过一个以集古董、抄碑帖、读佛经消磨时日的消极阶段。电视镜头切换时出现了旁白:“鲁迅在他一篇文章《自嘲》中写道,‘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春夏与秋冬’。”荧屏上的字也是这么写的。
在《正说鲁迅》一书中,这句话经过了整理:“鲁迅在一篇文章中有一句话:‘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春夏与秋冬。’”可惜,电视中存在的问题,仍然没有解决。
首先,《自嘲》不是一篇文章,而是一首作于1932年的七律。《鲁迅日记》1932年10月12日有记载。这首诗写成后是送给柳亚子的,诗后跋文说:“达夫赏饭,闲人打油,偷得半联,凑成一律,以请亚子先生教正。”凑成的是“律”不是“文”,说得非常明白。
其次,孔先生征引有误。鲁迅原诗为:“运交华盖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头。破帽遮颜过闹市,漏船载酒泛中流。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
“管他冬夏与春秋”,到了孔先生这里,成了“管他春夏与秋冬”。
不错,“冬夏与春秋”其实就是“春夏与秋冬”,鲁迅为什么不用后者而用前者呢?因为“头”“流”“牛”“秋”属于同一个韵部(十一尤),“冬夏与春秋”正好押韵,若改为“春夏与秋冬”就不押韵了(“冬”属“二冬”)。引文应尊重原文,这是一条原则。
(本栏作者均可获赠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的《现代汉语规范词典》一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