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真人秀为什么在中国玩不下去

(2011-12-16 00:37:11)
标签:

娱乐

   据有关数据显示,2011年上半年,全国晚间时段在各级频道新出现真人秀(含才艺秀)节目多达339个,但能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的并不多。

   回溯到上世纪末,真人秀节目开始流入我国。我国观众开始有幸接触到这个全新节目模式。

   所谓真人秀,也称真人实境秀和真实电视,( reality television),一般是指以电视传媒为介质,通过举办某一类别的比赛活动,以从多名参赛者中选取最终获胜者为目的,同时有着丰富的奖品电视节目。

   真人秀节目有三个特征:即纪实性、冲突性和游戏性。而对于中国观众而言,这些特征被理解为虚虚实实的故事,不温不火的冲突,真真假假的游戏,没有引导火爆的收视和广泛的热议。

   一、复杂的环节让中国观众不觉好玩。

   在中国做节目,有一个比较深刻的体会,即简单才有人看。原因是中国人活得比较累,特别是上班族,无论是白领还是蓝领,白天与天斗、与地斗、与人斗,到了晚上想的是轻松和自在,复杂的真人秀环节让中国观众很难卷入其中。而西方人不同,大部份上班族的工作状态简单而制度化,当无聊的白天过去后,晚上的休闲时间想活动一下脑筋,那么复杂的真人秀环节受到广泛的欢迎。因此,各种真人秀模本进入中国后,如果不在环节上进行简易化改良,就很难长久扎根于中国观众视线之中。

   二、生活的比照让中国观众不觉好玩。

   真人秀有一个最普遍的模本是将一组人群封闭在一个地方,进行生存表演并淘汰,但这种生存淘汰的模本在中国遇到了阻碍。早在十年前,某台捷足先登,投入几百万,模仿英国老牌真人秀节目《老大哥》(big brother)的模本,将一组选手封闭在一个别墅内进行生存纪录,期望得到较好的观众反应和回报,由于当时该台播出此节目时,所处地区正遇旱灾,当地观众在炎热之下收看节目,所见参与选手在清凉的别墅里有吃、有喝、还有男有女,不仅没有产生关注感和同情感,甚至还有厌恶感,那就更谈不上收视热情和收视份额了,最后以低微收视而草草收场。客观分析,这种真人秀模本在西方被关注的原因是人权的限制和人性的变异,而中国观众关注的焦点是享受的差异和人格的冲突,所从西方人关注的生活比照,在中国难巳得到观众的同情,这也就是这类节目收视低度回应的主要原因。

   三、审美的差异让中国观众不觉好玩。

   某台有一个投资近千万的真人秀节目,不但模式是从西方购买,而且样片操作也是卖方指导下进行。样片出来后,据制片人介绍,无论从环节结构到舞美灯光,英国同行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这是全世界移植这个模式节目最成功的一例。但是,当节目播出后,观众却反应平平,根本没出现在西方国家的轰动效应,更没有达到制作人所期待的效果。这其中的原因除上文所举因素外,审美的差异恐怕也是主要原因之一。

   首先,中国人对视觉的亮感要求很高,与每个中国餐厅总是灯光辉煌一样,中国观众对大型参与类节目也是喜爱光亮化。而西方人对视觉亮感的要求不一样,就象西方餐厅一样,只有桌前一盏微光才显示出意境,喜欢局部化和细致化,对节目中也是追求这种光影效果。

其次,中西方对色彩的审美也存有较大差异,如中国人喜欢大红大绿,这样才喜气洋洋,而西方人却喜欢暗红暗蓝,这样才雅典雅致。试想如果将西方人的审美情趣完美执行的强加给中国观众,那种接受效果也就可想而知了。

   以上仅列举了几点,足可以说明西方真人秀在中国的境遇。任何文化产品的交流和渗透,必需有本土化的呼应和区域化的改良,才能适应、生存、发展。如果不遵循这一规则,就象西方真人秀节目一样,玩不下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