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盛伯骥
盛伯骥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4,604
  • 关注人气:463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目前电视节目创新与研发之议论

(2011-08-20 11:31:43)
标签:

娱乐

走到今天,电视节目创新实在是个老得不能再老的话题了,但天天还要讲。

因此,如何用新的情绪和新的理念去诠释这个话题,这是非常关健的。下面,笔者试图努力用一些新的感触来给这个话题推波逐浪,但不知道以下的几点议论能否多多少少接触到本文的目的。

1.现在胆子都大了。

回溯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国的电视节目创新在以湖南广电为首的电视媒体带领下,推波逐浪,日新月异,搅得中国电视翻天覆地。这是什么精神,这是无畏的精神,这种什么文化,这是无畏的文化。将海外的模式引进来,将之本土化、简易化、成本化、可控化、风暴化,成为让中国观众不知所措,若喜若狂的电视节目,这说明了创新者的胆识,也说明了创新者的无畏。但是,时过境迁,十几年过去了,在多少轮回的冲击下,人人都胆大了,个个都识广了,多少底线被冲破,多少禁锢被解除了。虽然目前国家广电总局对各类节目,特别是娱乐类节目的管理有点严厉,但相上个世纪,已经是大开放了,如今许多台(包括央视),胆也大了,心也大了。

2、现在模本不缺了。

去年从嗄纳电视节观展回来,感受颇深。如今的国际电视节不光卖产品,而且更多的是卖思想,卖创意。随着创意市场的兴起,我国对外交流的加强,全球信息交流的发达,无论全球何种优秀创意模本都会展现在我们面前。回想上世纪九十年代,栏目组如果通过朋友、亲戚在海外收录到一个节目,如获至宝,关在小屋醉心研究,生怕泄露。而今天,面对全球栏目市场,大家都站在一个起跑线,只要遵守版权原则,任何障阻都不在了。对于外来模式的借鉴,主要依靠我们对模本的识别、开发和执行能力了。

3、现在受众麻木了。

九十年代未,随着快乐大本营》等一批娱乐节目初登中国卫视屏幕,使中国观众为之惊呼,也倍感新鲜,倍感亲切。这种娱乐化精神的传播,对当时我国文化和娱乐的单一性和教育性功能是个挑战,让我国观众在文化郁闷中找到一块绿洲,使电视开始成为集资汛、娱乐、社教等综合功用为一体的现代传播工具。但是,十几个年头过去了,各类节目都在原有基础上不断推陈出新,观众对电视娱乐等各种创新节目由新奇到熟知,由剌激到麻木,许多惯用环节和许多得意亮点在观众面前巳变得熟视无睹了。所以,今天包括娱乐类的各项节目无论如何创新,在一般情况下,已难在观众中引起大波大浪了。

4、现在观众看剧了。

早在 2004年,有项全球收视统计表明,最受欢迎的电视节目类型,非电视剧莫属,占全球收视市场份额的46%。在我国,电视剧的播出比重和收视比重更是逐步上涨,而且居高不下。据2010年出版的《中国电视剧产业发展研究发展报告》统计,2009年电视剧在全国样本市(县)各类节目的播出份额调查显示,电视剧的播出比重达到26.1,位居首位;另外,电视剧的收视比重也达到32.2%,位居各类节目的首位,并与第二名的新闻时事类节目(12.7%)拉开了较大距离。同时,电视剧的收视也直接拉动其他节目收视,从湖南卫视每晚的收视波形显示,好剧的高收视必定带动接挡节目,反之,低收视电视剧必会影响接档拦目。因此,观众对电视剧的收视倾斜,必然导致对其他节目收看热情的退却,这对各类节目的创新也无疑增加了高度。

5、未来暴富很难了。

参加业界的许多会议,常有与会者提问,下一个资源热点会是什么,下一阶段节目创新的重点方向在哪里。对于提出这类问题的人,无非是想找个热门一夜暴富,将投机和取巧视为捷径。我认为有这个想法也是人之常情,电视创新也不排除还有一夜火爆的机遇。但这象地震一样,很难知晓哪天会出现,只有出现了,才知道地震了,任何预测只是猜想罢了。虽然地震不常有,但节目要天天做,如果要使频道和节目成为“良品”,就要让创新进入常态,走进人心。近日听美联社一位朋友介绍,在她们那里,整日听不到“创新”和“研发”这些用词,因为每天“创新”是她们每天的工作主题,凡事不创新也就不会饭碗了。因此,中国电视在多年创新的涌潮下,如何进入常态创新环境,对中国电视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了,千万不要“守株待兔”,等待一夜暴富了。一

6、未来评价多元了。

近日国家广电总局又召开会议,再次讨论节目评价体系实施方案。根据目前方案,节目评价体系中收视率指标最多只能占40%,而包括导向评价、公益评价和投入产出比等指标要达到60%。那么,今后的节目创新不能只以收视率为目标了,各种主观指标都会成为考核节目创新生存的理由。因此,在今后节目创新中,行政性的评估态度一定会引起各生产团队的关注。

7、未来网络为大了。

在前不久召开的首届中国电视发展年会上,有位学界教授以大量数据说明,网络即将取代传统电视。对于教授的预言我深信,网络时代的确就要来临,但不敢苟同的是,传统电视不会被遗弃,理由是传统电视不但有网络技术不可替代的优势,而且大部分电视台都巳朝全媒体发展,电视版和网络版齐头并进势不可挡。而且还有一条最重要的是,几乎所有网络媒体都只拥有平台资源,但所有的电视媒体却都拥有自已的生产团队,在将来内容为王的竞争中,将平台资源和内容资源结合电视媒体会更有市场前景。但是,作为溶进了网络受众为目标的内容创新,一定要有新的受众意识和传播特征,这是我们所要认真关注的。

以上的议论,有的客观、有的主观,有的感性、有的理性,但千头万绪归结一点,创新难,但要创新。今天的观众已很世故,没有真功夫,是不会搭理你的。因此,加强节目生产人员的素质教育、文化教育、政治教育和信息教育都是节目创新的重要保障,万万不可轻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