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当我听到“博客”这个词的时候,吓了一跳,因为我马上把它和“黑客”联系到了一起。电脑这鬼东西,总是“客”来“客”去的。
近段时间,身边的人不断在开博客,也在聊博客,博客这个词若隐若现的徘徊在我的周围。
上周一个很忙的夜晚,我们又聊到博客。
我问,开博客要交费吗;
答曰,不要;
我又问,开博客可以赚钱吗?
答曰,不行。
我想,博客这玩意既不收费又不赚钱,但还这么多人聊它,想必是个不好也不坏的事情。于是,在这个夜晚,我在同事们的帮撑下,忙里偷闲,开了一个博客。
我放进博客的第一篇文章,是我写的一篇电视散文,去年这篇散文被收入了全国中学生语文教材。接着,又由于职业的冲动,我将发表在某大学学报的一篇论文放了进去。
这一下好了,感觉来了,以前不管是收了的还是发了的,我总是不知道谁看了、谁读了,只是一张小汇票让我有丝丝互动的感觉。可这博客就不同了,不光可以直观到点击量,而且还有了串串留言,尽管这些留言人的名字都怪怪的,但我还是收到了好多的愉悦。
然而,又有许多朋友不断给我传经送宝,告诉我如果要增加点击量,就要时尚一点,通俗一点,而且一定要有爆料。而且这些朋友都知道,我在影视圈掌知的爆料不少,有较广博的博客资源。
是啊,做了几天博客,朋友们的开博道理我还是领会了一点,就象做电视一样,好歹要追求一个收视率。但是,与自巳惯有的传播理念一对照,恐怕讲究有效收视仍是我开博的初衷。如今工作上兢兢业业的我,如果忙里偷闲去玩点文字,找点人气,还真一时品不出其得失,如果能用博客来与业内、圈内的朋友交流,我想这才是我追求的有效收视,由此产生的点击率才是我的目标人群。
因此,我打算做个专业博客,但文化这个专业体系与各子专业的通融性强于科技化体系,我要表达的影视文化这个专业内容,应该每个文化人都有兴趣,只是大小而巳。
当然,也不排除我会不时来点“爆料”,这要看我的心情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