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城市寻根——朝天宫电视片解说词

(2011-03-03 15:06:08)
标签:

文化

城市寻根

——南京市博物馆“龙蟠虎踞”陈列展

 

(抠字:南京朝天宫、南京市博物馆)

 

这是石阶,是滑梯,是一代又一代南京人永难忘怀的童年记忆。哪怕白发苍苍,哪怕远离故土,这深深的印辙,浓缩了古都南京特有的气息。

在南京,人就生活在历史之中。而浓缩着南京悠久历史的南京市博物馆,又是如此和谐地镶嵌在城市最繁华的所在。滚滚红尘中的人们一转身,就能走进历史,触摸历史。

(抠字:“龙蟠虎踞”)

对于南京人,历史就是他们生命的一部分,他们追寻她,珍爱她,呵护她,对她充满自豪。

当你走进这个展馆,你每一个脚步,都可能会踩中某个历史节拍;每一次相遇,都会让你怦然心动。

从“南京猿人”到六朝都城,从大明皇宫到民国首都。南京城,一次又一次,在历史的天空上闪耀着夺目的光辉。

冶城上吴王夫差的铸剑声还未曾消逝,东吴孙权的霸业就已随着大江东去。正在下棋的谢安刚刚收到“淝水之战”的捷报,远处已传来刘裕 “气吞万里如虎” 的金戈铁马之声。梁武帝出家为僧,迟迟不归。陈后主醉卧宫中,歌声未歇。六朝的歌谣,慷慨中夹着忧伤,这歌声让南京变得雄浑、深邃、独具沧桑。

永嘉南渡,勾连起中华千年文明;南朝烟雨,把文采风流带进了南京人的气质,代代相传。时间的碎片跨越千年,六朝的繁华,凝固在了这一件件历史的遗存之中,历经风雨剥蚀,依然魅力永存。

这是一个名家辈出的时代。王羲之的书法早已风行天下,顾恺之的绘画让无数人沉醉。祖冲之的发现领先世界。《世说新语》开创了中国小说的先河,《昭明文选》成为后世学子们钻研的经典,《文心雕龙》,至今仍是人们评判文学作品优劣的法则。

在无数文人墨客的低吟浅唱中,南京,慢慢地,走向了一个属于自己的时代,一个属于自己的辉煌。

大明风起,朱元璋挥动千军万马,横扫天下。南京,成为万邦来朝的赫赫帝都。在这里,壮观的明城墙拔地而起,历经600年风雨,光彩依旧。气势恢宏的皇宫,是北京紫禁城的蓝本。历史上最庞大的远洋舰队,从南京起航,时至今日,依然能听到它号角的回响。在这里,《永乐大典》堂皇面世,成为后人仰视的丰碑。皇家寺院报恩寺琉璃宝塔,成为世界七大建筑奇观。大明王朝,把他最大的荣耀,留在了南京,让南京人的心中,从此又多了一分骄傲。

历史的厚重,在孩子们不经意的嬉戏之中层层累积,用一点一点的时光慢慢堆砌。

这厚重,在不知不觉中,由一个又一个意味深长的细节,共同滋养着文化南京这参天巨树。

为嘉许郑和下西洋功绩而修建的静海寺,却见证了中国第一个不平等条约的签订。迎来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的下关火车站,又目睹了南京率先打破封建都城禁锢的巨变。以文化昌盛,人文荟萃著称的南京城,成为中国近代都市的典范。

在中国近代史上,南京是一个至关重要的舞台。无数的风云人物在这里登场谢幕。国家与民族的命运,在这里起承转合。作为中华民国的首都,她曾是命运的宠儿。虽经半个多世纪时光的冲刷,依然不能掩盖她的绝代风华,她曾经拥有过最大的荣耀,又遭受了最深的苦难。当一切都成为历史,当一切都凝固成静止,当这一切都变成历史的片段重叠在了一起,隔着这厚厚的玻璃,你会感受到历史的厚重,并思绪万千。

上下五千年的光阴,就这样陈列在我们眼前。在这里,我们能够清晰地看到一个古老城市的来龙去脉、文明传承。在这里,其实就是追寻城市之根,文明之根,那是我们的力量之源。

在漫长的时光面前,作为个体的我们卑微而渺小,然而当生命串联起来,却能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深深地印记。

历史是我们的过去,我们就是未来的历史。龙蟠虎踞的古都,有着我们的根,她生生不息,源远流长。
(申赋渔)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过年这几天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