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东大写作课(三):深度报道题材的选择

(2008-08-27 11:02:46)
标签:

杂谈

第二章.题材的选择

 

一、              题材的标准:

所有的记者面对的第一课就是报选题。《南方都市报》选题的标准是这样的:能否推动法治的建设、政治的文明、道德的彰显、社会的进步。

选择题材很复杂,也很简单,复杂是因为每日题材多得难以计数,什么样的标准才是我们准确的漏筛?而这一标准往往是空泛的广义的概念性的,在具体题材上如何落实?所以说这是复杂的。而之所以说简单,是因为我们判断新闻价值时只要问自己这样一句话:这个题材说明了什么?我们的立场是什么?

如果针对具体一点的题材,我们也可以问这样几个问题:是否影响社会的发展?是否揭示出一种社会现象?是否体现出一种质疑的态度?是否能表现一种人文精神?是否是对心灵的深沉关注?是否干预某种民主进程?是否能表现进步与良知?

 

二、              题材的深度

 深度是学习之外的东西,它是你的内心,你的心有多深,你写的报道就有多深。历史、文化都是深度。新闻系的学生如果只学课本知识就没法有深度,就不适合深度报道记者这个岗位。学中文的能写漂亮的文章,学社会学的把社会学的分析角度运用到写作上就是一篇很好的深度报道。如何达到深度?成就内心的深度,在于阅读,在于实践,在于求学。对于中西文化史要了解,中西方哲学思想脉络要梳理,中西历史要熟悉。

深度,从哲学的意义而言,儒家之仁爱,佛家之悲悯,道家之无我,西方之宽容,都是真正的深度。从现代意义而言,题材的选择要体现我们的正直、公正、勇气等作为公器的价值观。归结到一点,一切深度的深度是什么,仁!从文章里看你有没有爱人之心。

 

三、题材的来源

主要的就是报纸、广播、电视、网络,以及其他你拥有的渠道。

 

四、题材的筛选

1、通过背景来判断题材的重要性。一方面,放到时代的背景中去检验(今日核对昨日,阐发对明天的意义)我们经常做的是比较,把今天的事与过去发生过的比较,总结的经验对于明天有什么作用。我们写深度报道应该从小处入手,从一件小事一个人或者一个现象解剖它背后的意义。

2、放到广阔空间去检验:

看看这个选题是否具有普遍意义,写作得出的意义应该不局限在一个地域。它应该被广泛的人群所关注,甚至不只是中国人,是全球共同关注的东西。比如生态。

3、类比判断。

我们选择的题材能否被类比为一幅画,一部电影或者一首诗,这些都是容易打动观众的艺术品。我们会被诗感动,如果把这种感动用深度报道的形式表现出来,就是一篇优秀的报道。深度报道本身应该是一个艺术品,一件作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