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读书短札】梵高传记:LustforLife

(2019-12-10 01:08:16)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5mN9ugpNOYohTKVFh9VJWLzZEovz3OB8PhdcRywekzoVMFUYJ3KmwibfU87WCVcFxulx08vRteKiafuLvdxlSlcQ/640?wx_fmt=jpeg


在audible上听完梵高传记,Lust for Life。压抑,震撼。好书。


久久不能平静。写不出完整书评,仅撮取零星印象如下:


1, 此书中译,直译为《梵高传记:渴望生命》,力度不够,我觉得译成《至死方休》,才配得上梵高苦难、激情的一生。


2,作者是美国传记作家Irving Stone,此人英文文笔甚好,听、读皆宜。朗读者Steve West是一位配音演员,音色、情感把握俱佳,为此书增色不少。近20小时的有声书,文字版,至少也该超过5、6百页。


3,动念读此书,是在读郭小橹的自传时。她提及此书是其画家父亲的推荐,对她影响至深。


4,本来想读第一手材料:梵高书信集,Dear Theo。此书更厚,收纳梵高和弟弟Theo的800封家信。这也是Lust for Life的主要材料来源。读了一小部分,感觉枯燥,遂直接读Irving Stone的传记。读完传记,平添对这批书信的兴趣,决定回过头去听《梵高书信集》。试听了一下,可惜朗读者水平不佳。瑕不掩瑜,还是买下。


5,对梵高有了更深的了解。他是牧师的儿子,也曾矢志传递福音,对圣经了如指掌,梵高书信集里,梵高大段引用圣经;梵高还酷爱文学,尤喜读诗。所以,梵高半途出家画画,有着精神厚度和文学素养的铺垫。


6,读了此书,再去看梵高的画,感觉更贴近一层。不仅仅看到用“绳命”画画的挣扎,也开始体会意象之外的力量。比如,从向日葵里,看到流动的生命汁液,以及顽强汲取而得的日光。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5mN9ugpNOYohTKVFh9VJWLzZEovz3OB8je3Zlbb0gcLVlL3e7bE3DnAes20HAOZprjm18dXE9gZL6X532OjV7Q/640?wx_fmt=jpeg


再比如,金黄麦田上一群炸开的黑鸟,就是扑向梵高脑海的阴影。死亡,扑簌簌而来,触目惊心。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5mN9ugpNOYohTKVFh9VJWLzZEovz3OB8zMwMWVgc5L8usvZM1usRo4MIakNKhVWksTHUpTSfewibjEPphKFCmJQ/640?wx_fmt=jpeg


7,梵高拼尽全力追求艺术,俨然希腊神话里的Icarus,披上翅膀飞向太阳,翅膀融化,粉身碎骨而不惜。他在世之时,世人眼中的他,只是一只扑火的飞蛾。从飞蛾到Icarus,一生悬命。


8,为艺术而献身,还搭上了家人,读来令人压抑。梵高的父母,为他的离经叛道和无法自立伤透了心,无数次把他从职业失败、情感危机中挽救回来。尤其他的弟弟Theo,无条件地理解、支持他,平生血汗钱都投在了这个生前不闻一名的哥哥身上。梵高去世之后,梵高弟弟身心俱疲,6个月后也离世。两人合葬在一处。读此书,一半的热泪,应该洒给Theo。


8,作为读者,惊心动魄之余,为自己的懒散暗暗感到庆幸。艺术家用苦难、愤怒和激情,烧尽自己,灼伤身边亲人,去点亮人类文明。高山仰止。


我只愿做一个慵懒的看客,远观人类群星烟花绽放,足矣。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