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伦敦乡居日记20191121】闲书札记

(2019-11-22 04:53:41)
分类: 闲居伦敦



并不是不想读经典。心有余而力不足。鼻炎,一读正经书就头疼。


自从读了Sarah Bakewell写的蒙田传记,一直寻思着读《蒙田随笔》。公版书的英译本,文字稍嫌滞重,买了本现代一点的译本,翻了几页,头疼。


再去读《歌德谈艺录》的英译本,也无以为继。也罢也罢,听audible里的闲书算了,了此残生。


我喜欢读个人化的战争回忆录,打打杀杀那种,阿富汗、伊拉克战争之类。见书店里摆着这本畅销书,First Man In,作者是英国特种部队出身,便在audible买了有声书。作者本人朗读。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5mN9ugpNOYp9dNsy0E7hyrsePBeNb3ugqjDozSmSq5RjC534DLULLDnGezQ3zEia47ib4KibZHBSxxk704KRaOISA/640?wx_fmt=jpeg


听完。极为失望。尽管真诚,但喜欢吹牛,从头吹到尾,再加上一点成功学、人生哲理的陈词滥调。第一畅销书?英国大众读者的品味,不敢恭维。关键是,我居然也读了。沦落至此。


另一本,We Were Warriors,作者Johnny Mercer,讲自己在阿富汗服役经历,更是不堪。东扯西拉,不知所云。


自此,暂停这种英美大兵的战争回忆录。读闲书不是错;读烂书,可真是悔愧无地。


相对还不错的,是一本讲英阿马岛战争亲历的回忆录。Storming the Falklands:My War and After。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5mN9ugpNOYp9dNsy0E7hyrsePBeNb3ugjbUUA5M0BYV00x6ek67og4icbHqcO6C1URT7OxKBk7ricmqfBga4LTcw/640?wx_fmt=jpeg


1982年的英国和阿根廷马岛战争,是我记事起,依稀有印象的第一场国家间战争。阿根廷为了转移国内经济困境视线,煽动民族情绪,入侵这个英属小岛。铁娘子撒切尔,正愁没菜下锅,出兵几千公里,夺回小岛。


我喜欢了解这些远在海角天边的小岛,其地缘政治、历史和当下,让我沉迷。此书很真实,其重点在展示战后综合症的残酷。作者居然几十年后重返战场,还去了阿根廷,寻找当年对手,握手言欢。


不知为何,选了一名爱尔兰口音的朗读者。起初不适应,后来渐入佳境。熟悉这些口音,就算是英国生活的必修课吧。


另一本和战争相关的,是一位英国医生,几十年间去世界各战区、灾区当志愿者的回忆录。War Doctors,作者David Nott。此书不错,稍嫌冗长。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5mN9ugpNOYp9dNsy0E7hyrsePBeNb3ugYe9RvB5rQ0aADJrZlAKNkSRkxAPp5jj1lI34NCwFk8QicczDI4rSG6w/640?wx_fmt=jpeg


真心佩服作者。完全是提着脑袋做善事。志愿去叙利亚、伊拉克、阿富汗这种战区。除了冒着炮火做手术,作为西方人,随时有被绑架斩首的危险。他有几次九死一生,读来很是惊险。


我一辈子谨小慎微,因此欣赏冒险之人。世上总有这样一类人,喜欢刺激,为肾上腺激素而活。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这位外科医生,居然考有飞机驾驶执照,可飞各类机型,包括民航客机。真是服了。


不过,这类人,无牵无挂,不可能有家庭和子女。Nott医生出生入死,一直到快60岁才结婚,生子。现在,终于有了牵绊,不再亲身奔赴战区,便成立慈善基金,以培训战区志愿医生为己任。


朗读者是作者本人,听声音如见其人,很是亲切。后记还有对他妻子的访谈。真实。


近来还在重听《丝绸之路:一部全新世界史》,The Silk Road:A New History of the World。两年前听过此书,收获颇丰,还写过阅读札记,摘录如下:


这是一部2015年在西方畅销的历史书,从中亚丝绸之路的角度叙述几千年世界史。作为丝绸之路最东端的中国,出现在叙述里,竟没超过一百字。中华民族在世界史里,一直是个自给自足的独立存在。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5mN9ugpNOYp9dNsy0E7hyrsePBeNb3ugQnTc20FoMdm3X0DmeRd80U2JWPo7coPaKLGgLhpDDicw8JSX9NNiaRpg/640?wx_fmt=jpeg


此番在audible里重读(听),不过两年,很多细节居然毫无印象。近年来读书之浮泛荒疏,可见一斑。


此书甚长,作为调节,期间听完另一本中亚游记,East Horizons: Hichhiking the Silk Road。我对中东和中亚的历史、民俗、文化、人种分布,一直兴趣浓厚,也不知来自何时的乡愁。


作者是英国人Levison Wood,80后,历史系毕业,英军退役上尉,满世界从事徒步旅行。此书记载他一路从莫斯科搭便车去印度,寻访中亚丝绸之路。文字居然颇有生趣。意想不到。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5mN9ugpNOYp9dNsy0E7hyrsePBeNb3ugdiceRU0icXbXxahK7vVtDZvxpaxZK6p09dt6icsZRPzRqHay0QcViciaoPA/640?wx_fmt=jpeg



中文方面,一直在有一搭没一搭地读《聊斋志异》。我有文字洁癖,中文书籍里,文笔好的太少。只有在故纸堆里读点老旧的文字,才能爽心悦目。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