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敦乡居日记20191008】狐狸的叫声
(2019-10-12 01:11:46)分类: 闲居伦敦 |
昨天晚上,我在餐厅里敲电脑。心一妈妈紧张兮兮地从楼上下来,“什么声音?什么声音?好可怕!”
村里万籁俱寂,一点点声音,都清晰可闻。我竖耳聆听了一会儿。声音忽远忽近。“狐狸,” 我说,“前几天晚上,我就听到了。”
村里有很多狗,不知为何,从来就无声无息。要么受过静音训练,不滋扰邻居,要么就是狗舍隔音良好。晚上,这里既没人声,更无汽车行驶声,安静得仿佛在跟宇宙对话。
前几天半夜,首次听到那声音,我的第一判断就是狐狸。跟狗叫声差别很大,更短促,凄厉,属“嚎”,多于“叫”,又没有狼嚎的拖音,声音近乎“嗷”和“旺”之间。
然后,脑子里电光石火,突然领略到成语和历史典故“篝火狐鸣”的场景。《史记》记载,陈胜吴广起义之时,陈胜让吴广假扮狐狸,在旷野坟地里嚎叫,“大楚兴,陈胜王”。然后,历史上从来就没明过真相的群众,糊里糊涂跟着起事了。
事隔几千年,又远涉万里。这句成语,在伦敦郊外的夜里,破空而来,砸进我的脑海里。时间、空间,是冥冥中的千丝万缕,就等一个瞬间的激活。
话说这只狐狸太客气了。我就一连几天送了它几只鸡蛋,回赠我一只珍藏的垒球不说,竟殷殷劝进,撺掇我在这里起事登基。真不忍拂了它的美意。
心一给我们描述的学校生活,也时不时有一只小狐狸的身影。吃中饭时,点了三明治的同学,可以去大草坪上吃饭,晒太阳。突然,大家齐声惊呼,Fox!
心一说,那只小狐狸啊,很胆小,缩头缩脑的。有一位胆大的9年级女孩凑过去,在所有人的惊呼中,丢下一点食物。那狐狸,进退两难,几经试探,叼了吃的,颠颠地躲进树林里去。
我每周去温布尔顿三趟,打羽毛球。路过一段快速路,见一只狐狸倒在路边,想必晚上过马路被疾驰的车辆撞死了。一连几周,阴雨绵绵中,我见那狐狸还撂在路边,没人收拾。
读中国古书,总读到红颜祸水,遇到法力无边的老道。几句恶咒下来,一缕幽魂冲天而去,狐身倒毙眼前,观者啧啧称好。
可是,我每次驾车,从那狐狸身边掠过,只觉恻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