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名觉醒的家长

分类: 读书 |
今天这篇文章,其实是一篇书摘和书评。书名为The Conscious Parent。这里的Conscious,没有严格的中文对应,大致意思是《觉醒的家长》,或《不做无知无觉的家长》。
作者,Shefali Tsabary博士,是一位印度裔美国女作家、演讲师。她的理念融合西方临床心理学与东方灵修,深受读者和听众欢迎。
此书的副标题是“改变自己,给孩子力量”。我罗列一下她的主要观点,并做评述。
一,“育儿,不是再培养一个’迷你版的自己‘。你所养育的,是一个有个性的独特心灵。你必须根据孩子的特点和需要来调整育儿方式,而非将他们强扭成符合家长所期望的样子。”
李杜评述:这一点,至关重要。做一个觉醒的家长,就是要了解自己的局限性,给孩子自由发展的空间。你所期望的,并不是孩子想要的。另外,育儿需要父母共同的努力,方能取长补短,至少孩子不会成为单一的“迷你母亲版”,或“父亲缺失版”。
二,“孩子是启动父母转变的灵性导师”。
李杜评述:父母不要只觉得有恩于孩子,对孩子也要心怀感恩。他们来到这个世界,改变了我们,让我们更成熟,学会无条件地爱与忍让。他们是改造我们的天使。孩子是我们继续学习,提升自我的动力。
三,“要摒弃自我中心式的育儿方式。’听我的,按我的来,我的方式才是对的’这种命令式管教,会逐渐扼杀孩子的真诚和自由禀赋”
李杜评述:不要做专制的父母。中国家长们,诫之,诫之!我总这么认为:中国人,包括我在内,如果给予无限的权力,不自我清醒,人人都是暴君。在很多家长眼里,孩子是自己唯一能全然掌控的人,当然愿意颐指气使,享受这种暴君的绝对权力。
四,“身为父母,要感知到孩子的独特性,要无条件地接受他们的真实,欣赏他们的平凡,允许他们自由地做自己。你能给孩子最好的礼物,是让他们过一个”本当如此“的人生,而不是”应该如此“的人生。
李杜评述:可惜,欣赏孩子的平凡,焦虑的中国家长们做不到也!作者还有一句,仿佛是对家长的呐喊:“把那些伟大的期望撂一边儿去吧!”
五,“家长内心的原生家庭阴影,需要在养育孩子时发掘出来,时刻警醒”。
李杜评述:此观点极为重要。中国家长最不愿面对这一点。对父母的盲目孝顺,遮蔽了我们的反思与批判。
我们都带着原生家庭的情绪能量印记,在自己养育孩子的时候,便无意识地体现出来。我小时候,父母作为大学教职工,对我的管教极为严格,一些方面可堪严厉。尽管我感激父母给予我学习和阅读的能力,但绝不会在心一身上复制我的教育过程。
很多和我同样经历的人,视自己为这种教育模式的受益者,而我却走向了反面。我向往自由宽松的教育。近些年,关于心一的教育,我和母亲多有探讨。老娘从最初的不以为然,强烈反对,到现在也慢慢认可了。与此同时,我也在时刻警醒,自由和宽松的边界在哪里。
原生家庭的一些负面影响,会不知不觉转移到自己孩子身上。所以在育儿过程中,一定要多反思,体察,挖掘深埋在自己从幼时到现在内心的恐惧、孤独、挫败与愤怒,不把这些印记往下一代传递,同时能理解自己父母的无奈与困境。他们也是牺牲品,在无意识中沾染着上一代原生家庭的遗毒。
此书作者有一句话,发人深省:“做父母之前,先做个创伤终结者”。
------------------------
后记:大家一直关注的“蜗牛英语”微信小程序,已正式上线,开始招募新会员,每期限制人数。这是一个儿童英文阅读共享社区,学习英语启蒙方法,通过分享阅读手记、生活手记的形式,汇聚志同道合的家长朋友,为这个社会播下一点读书的种子。(对了,还能听到心一友情朗读的绘本呢。)欲知详情,请加Rose老师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