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李杜
李杜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38,566
  • 关注人气:10,050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180519香港日记】罗列心一学校的一些教育细节

(2018-05-19 19:54:19)
分类: 心一言行录


前几篇提及心一的学习生活,一些对教育感兴趣的网友留言,希望我谈谈国际学校的教学特点。


国际学校不以“教学”见长,但在教育方面,的确走在前沿。大的理念太空,我补充一些实际细节。


多元包容不狭隘


既然是国际学校,孩子们来自世界各地。语言、肤色、习惯本身,就体现了多元,孩子们更能接纳和包容不同的人和事物。


今天,心一去参加生日会,回来说,Hanah(来自伦敦的巴基斯坦裔小姑娘)不能吃蛋糕。她今天只能在太阳下山后才能吃东西。我解释道,今年的穆斯林斋月,5月16日已经开始。


心一的班主任,每年都会换,孩子们可以适应不同的老师风格。心一目前经历了两个女老师,两个男老师,能各采所长。


英式学校的显著特色,是house system,译为社际系统。心一学校分成四个house,平时进行社际比赛。比如各类大赛和运动会,不以班级为单位,以4个house为单位进行竞争。家长们也穿着不同颜色的衣服摇旗呐喊。


这个制度的目的,在于打破年级、班级界限,让不同班级、年龄的孩子有交流的机会,打破小圈子心态。


师生融洽


班主任老师在教室里办公,与孩子们朝夕相处,对每个孩子的行为举止、性格习惯、社交状况了如指掌。以前的班主任Mr. Atkinson喜欢中午去踢足球,换了衣服,便把衬衣、领带、西裤挂在教室一角。我见了,觉得教室很有生活气息。


每班配一位助教老师,随时在教室里陪伴着孩子们,即像幼儿园的生活老师,又负责单独辅导,


“学”重于“教”


上课,以学生实际练习为主,老师“教”为辅。五年级以前,孩子们听讲,都是席地而坐,很符合孩子天性。听完讲,便回到课桌做练习。学校布置的作业不多,是因为孩子们在课堂上,已经充分练习过了。


教室里的课桌,是四五个大桌,孩子们分成小组环坐。布置的课堂练习,要靠几位同学共同完成。强调动手能力,又培养协作精神。课程及课业以难度分组。孩子们的英语、数学程度不一,老师便不设定统一的标准,孩子们各得其所。


【20180519香港日记】罗列心一学校的一些教育细节


【20180519香港日记】罗列心一学校的一些教育细节


淡化成绩


没有考试,只有评估,因此没有成绩,只有宽泛的层级,优异,良好,满意,需改进之类。每学期发给家长学习报告。孩子们之间彼此不知道结果。每学年终,学校会举行优胜学生表彰,但只偷偷邀请获奖学生家长参加。班上其他家长都不知情。


心一只在二年级时获过奖。之后,便甘当表彰大会群众了。不过,这毫不妨碍心一奉我们之托,去班上打探谁获了奖,兴高采烈地回来汇报,满足我们的好奇心,发一声”别人家的孩子“感慨。


没有统编教材


学校没有教材,年级组长负责课程设计,以主题进行教学。比如巴西奥运会那年,整个学期的主题便是南美状况。所有主课都围绕奥运和南美进行。这些年,心一经历的主题有罗马时期生活、哈利波特、二战等等。


在中国老师眼里,没有统编教材,这些安排显得东一榔头西一棒子。但孩子对每一主题却有深入了解。心一还因此对二战产生了兴趣,读了不少二战的书。


没有教材的另一好处,是灵活机动,紧扣时代,孩子们对3D打印,VR系统都可在课堂上亲身体验。


【20180519香港日记】罗列心一学校的一些教育细节


主课老师打通科目


语文、数学、历史、地理、科学等科目,全由班主任担任。小学数学等科目,完全没有必要单列开来,专人教学。我觉得,专人教小学数学,只会提高课程难度和玄虚,增加孩子负担。


按我小时候的标准,心一现在的数学课业难度,至少低2到3个年级。25乘以4,心一宁可把25加4遍,也不愿意用竖式去计算。老师也不干涉。心一接受的是数学思维,而不是计算。


戏剧课


课程除了主课,以及音乐、美术、体育、游泳以外,还有drama ---- 戏剧课。这种drama课,强调人人参与,可以满足孩子们的表现欲望,提高表达能力,克服过度羞涩,增强自信等等。这是心一最喜欢的课程之一。


【20180519香港日记】罗列心一学校的一些教育细节


多语种


学校的语言课程比较丰富。5年级(10岁)开始,孩子们学习第二外语 ---- 西班牙语。按语言教育规律,10岁和12岁之间,人的多语种接受能力最强,之后便大幅降低。的确如此,心一对西班牙语毫不抵触,反而极为喜欢。


行为举止


学校注重行为规范,调皮捣蛋、经常迟到的孩子会被学校劝退,以维持教学秩序。一些礼仪方面的细节,老师会时常提醒。我以前教导心一,在公共场合打喷嚏,来不及取纸巾,要用手捂住嘴和鼻。后来,心一说,老师告诉我们,最正确的是抬起臂弯,把喷嚏打在臂弯里。用手遮掩,之后若要按电梯,摸扶手,与人握手,还是会传播病菌。


我听了,也觉得很受教育。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