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180128 香港日记】跟国家队教练学球

(2018-01-29 22:16:08)
分类: 香港生活录

昨天周六,早上学羽毛球。和心一妈妈一起,下楼去地铁站,恭恭敬敬地迎接教练,一对老夫妇。


我学球一年,本指望流流汗,打着玩儿,没想到周边球友水平太高,自己打得差,严重拖累球友,于是知耻而后勇,半年前开始认真练球。也是机缘,有朋友竟给我找到一位国家队主教练。


陈玉娘,印尼华侨,1960年回国,先入湖北队,后入国家队,1977年后任中国羽毛球队教练,培养了李玲蔚、韩爱萍等名将。中国羽毛球今天的辉煌,正是奠基于陈指导这样的第一代名将。


老太太年过七旬,身材瘦削娇小,说话轻声细语,浅笑盈盈。先生张光明,和她青梅竹马,也是归国印尼华侨,后来入选国家羽毛球队。


这是一对羽球伉俪,退休后移居香港,早已不再教球,只是碍于朋友委托,偶尔出山。久居香港的林青霞,也在和她学球。陈指导在武汉生活了12年,先生又祖籍湖北天门,我这沔阳人,沾了点老乡的光。了解到张指导祖籍天门,出生在印尼,我心里一阵感慨,天沔一带的人,真能折腾,百年前是如何漂洋过海,去了印尼?


陈指导膝盖刚做完手术,由夫君张指导在场上抛球、喂球,陈指导在场外纠正姿势、点拨技巧。教我这种初学者,实在是折煞两老。两位专家却一丝不苟,一板一眼地教我步伐。


陈玉娘指导身材娇小,作为羽毛球员身材处于劣势,全凭步伐和手法取胜,可惜我这水平和悟性,一时还无法领略。


前场、后场反复移动训练个几分钟,我就几乎瘫倒在场上。这几年我倒一直坚持锻炼,跑步、打球,可遇到这高强度的训练,立刻垮了下来。陈指导跟我说,这不是体力不好,一是步伐跟不上,二是气息不对。


打羽毛球还需要气息?陈指导说她在击球的一刹那,嘴里不出声地喊“一”,接下击第二个球,再喊“二”,这样便能急促地呼出气,以便能接着猛吸入气,就像游泳换气时,要听得见“哈”的吸气声。调匀了气息和节奏,就不会累得气喘吁吁。


我憋着气打球,很快便上气不接下气了,于是心一妈妈上场接受训练,我负责捡球。用一种特殊的推子,把满地白花花的羽毛球推在一处,再把球一叠叠一排排摞好,俨然国家队专业捡球员。


事后听朋友说,中午吃饭时,老两口说我的球打得还不错,尽管知道是恭维和客套,我还是心花怒放。以后出去打球,想必不再自惭形秽。球技烂,都无所谓了,毕竟我出身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