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与成绩孰轻孰重:解读心一的成绩报告

分类: 心一言行录 |
严格而言,心一不算“学渣”。成绩中等偏上一点。但就个性而言,颇有“学渣”特质。
这学年终于结束,心一毫无悬念地未得到任何奖项。学校每年设学业奖、进步奖、努力奖以及各类单项奖。为避免攀比,只通知获奖家长,参加学年终的颁奖典礼。
作为家长,我们对“别人家的孩子”还是充满了好奇,想知道那些孩子是谁。可惜老师和得奖的孩子都讳莫如深,我们无从知晓。于是心一就负责帮我们在班上打探,哪些孩子获了奖,仿佛置身度外。
本学期的成绩报告也出来了。这个学校的评分规则,三年三个样。第一年还比较精准,采用一种英国的评估体系。没有满分,但提供全球参评孩子的平均分,以兹和自己分数对比。第二年就变成5级制评分,今年变成4级评分制。也是说,一年比一年模糊宽泛,评语也都是热情洋溢,激动人心,皆大欢喜。
不过今年的评估,把个性(或情商)评估放在首位。这几项,由班主任做综合评估。心一居然全部是满分。我非常满意。这几项是,一,合作精神;二,妥协精神;三;提问能力;四,解决问题能力;五,聆听他人观点;六,自信表达观点。
学校把“妥协精神”列为指标之一,极为明智。妥协精神,就是有理有节的精神,为对方留余地的精神。懂得让步,是文明社会交往的精髓之一。
至于学业,心一没有任何压力,成绩大多中上。没有拿到更好的成绩,是个性使然。我安之若素,觉得不需要压制个性,去迎合分数。
比如心一的强项 ---- 英文。心一的英文,比绝大多数英国同龄孩子要好很多,但心一懒得搭理规则,兴致一来,便我行我素。如果考试要求写一篇故事,必须有开头、情节、结尾,规定时间结束后,心一还在绘声绘色,洋洋万言地写开头。
心一的思维超过了她的笔速,为了紧赶慢赶,心一对明显的拼写、标点错误,老师的特别要求之类,一概忽略,只沉浸在写作的快乐之中。
本学期的主题是哈利波特,大多数课程围绕该主题进行。心一因为不喜欢《哈利波特》封面的阴郁画风,拒绝读哈利波特。但我看老师评语说她课堂上还挺积极,便问她是怎么了解情节和细节的,心一说凭着几年前看的一部哈利波特电影,以及老师课堂的介绍,同学们的讨论。我问,就这?心一说,嗯。
我见她兴致勃勃,按要求完成作业,画哈利波特里面的城堡,买了小瓶瓶罐罐,调制哈利波特版的稀糊糊,毫不抵触,也就不再要求她读学校要求的书了。
学校教育的好处,是能够培养一些必要规范,以弥补家庭教育。在老师苦口婆心的劝导下,心一开始接受一些学业规则。她的数学课堂练习册上,有老师鼓励的评语:“这次,你检查答案了,很好!” 心一做数学题,从来不检查,错了就错了,认赌服输。我敦促她,她从来不听。
在学科方面,心一明显偏科。体育、音乐都不行。心一体育成绩不佳,不是因为身手不敏捷,而是态度。心一视一头长发为命根子,但不愿频繁洗头、吹头。体育课主课是游泳。心一由于不想洗头的缘故,总是不情不愿。
这都到了影响学业的地步了,我们决定把心一头发剪短、打薄。头发,是心一的底线。心一摆出一副留发不留人的态势。我们几经试探,发现不能强攻,只得暂时作罢。
心一喜欢唱歌,但一直拒绝学习任何乐器,音乐课表现可想而知。其实体育和音乐,是一个人今后排遣压力的主要渠道,大汗淋漓打一场球,身心愉悦地投身音乐,会让人舒缓放松。我暗自下决心,今后尽量引导心一爱上一项体育运动。
其实我最欣慰的,是心一性格开朗,鬼点子多,又能为人着想,一直是学校和班上最受欢迎的学生之一,朋友不分男女,遍布各个年级。有同学问心一,你怎么不竞选student council(学生会),我们肯定会投你的票的。
心一去年未参加竞选。二年级时参选过一次,却没搞清楚学生会是干什么的,竞选演说里,心一拒绝按我的建议修改,只是介绍了一下自己,说会带着大家一起玩。而别的小朋友义正言辞,声称可以帮大家向学校谋取权益。结果可想而知。
心一决定,下学年参选student council,尽管依然不知职责为何,只是听说it's fun and I'm going to be famo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