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李杜
李杜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39,067
  • 关注人气:10,050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培养儿童阅读兴趣的“无为”和“有所为”

(2016-05-26 21:55:04)
分类: 心一言行录


上次写了那篇《儿童英语启蒙问题汇总》之后,网友又提了不少问题,集中在阅读兴趣培养的具体方式。


目前,在心一眼里,读书和玩耍别无二致。阅读的乐趣,不下于玩乐高、过家家和随手涂鸦。这种兴趣的培养,来自“无为”和“有所为”的结合。


所谓“无为”,即从早期读绘本开始,我就让她随心所欲阅读。我很少提问,也不要求她复述大意,更不需要读第二、第三遍。她不喜欢的,弃置一边;喜欢读的,尽情读几十遍。


我想强调的这个概念,即“阅读是玩儿,不是学习”。试想一下,如果孩子玩乐高,刚拼个支架,家长说,“停!告诉我这支架怎么拼的?用了几块零件?这里该用黑色还是黄色!拆掉!再拼一遍我看看!” 这样下去,这孩子估计一辈子也不想玩乐高了。


孩子阅读兴趣的培养,切忌有功利心和功用性,不要用成人的方式,转化成精读或泛读课程。过分注重中心思想、段落大意之类,会扼杀兴趣。


如果孩子只看画面,就让他看个够,甚至只买纯图片的绘本给他看。对于低龄的孩子,看图相当于爬,看书相当于走。爬多了,有利于今后的走。如果急于求成,读文字类绘本,跳过读图阶段,不利于孩子今后观察力的培养。读画,也是读书。


若真想了解孩子的阅读进度,可以旁敲侧击地问他,没事闲聊时,提及绘本内容。比如吃饭时,不经意地提起绘本中某个情节或人物。这时,你会暗暗称奇,原来孩子居然都读懂了。


真正需要“有所为”的,是孩子阅读的引导,即买什么书给他读。无数家长要我推荐儿童读物。我大多无言以对。孩子的兴趣爱好、关注点各不相同。了解自己的孩子,需要每个家长“有所为”。


心一的兴趣点变换多端,每个阶段各不相同。读了早期的经典童话之后,迅速形成自己独特的关注点,芭蕾、芭比、公主、仓鼠、海盗、鬼怪、乐高、医生护士、校园生活等等,不一而足。


我所为的,就是源源不断地给她提供相应的书籍。我在亚马逊书城里,输入这些关键词搜索,再挑出图片鲜艳、有特色的即可。当快递纷至沓来,心一一一拆开,欢呼雀跃。对书本的热爱,便慢慢成型。



https://mmbiz.qlogo.cn/mmbiz/5mN9ugpNOYqQoBbNUcO25RgewHK0K47JPOV5s3NkQRxHWoWbPgedADr0QpiaR8g2krfpoSEge9A6aLiaibKauULgg/0?wx_fmt=jpeg


很多家长所做的,恰恰相反。不去了解孩子的兴趣,只去买几本专家推荐的绘本,强压给孩子读;更有甚者,还要考查词汇量,逼供读后感。该“有所为”的不为,该”无为“的,又强制高压。长此以往,孩子的阅读兴趣殆尽。


另外,我再强调一下。儿童英语启蒙,应该是一桩无心插柳,水到渠成的美事。不要为了学英文而读英文绘本。儿童学英语的完美路径,是大量读绘本、读儿童文学,心灵获到淘染,又顺便把英语给学了。


英语只是一门工具,为孩子打开一扇门,领略更广阔的世界。孩子需要的是故事、童话、美妙的图片、灵动的想象力。


中国英语教育的实际情况令人气沮。教育界、老师和家长们齐心协力,把英语这扇门打造得美轮美奂,厚实却无比沉重,全然忘却这扇门的目的。


我真想让孩子们轻轻推开这扇门,看到柳暗花明,落英缤纷。







敬请关注:


个人微信: davidli1973

微信公号: 李杜的双语世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