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日记2016.4.13】在路上:深圳、武汉、十堰

(2016-04-13 23:15:42)
分类: 香港生活录


早上,天色昏黑如夜,出门时已是狂风大作,雨点噼啪而来。坐地铁,出关去深圳。


在动车站取票,毫无隐私而言。偌大的屏幕,姓名、身份证的出生年份,人尽皆知。没有黄线,身后便是挤挤挨挨、伸长了脖子的旅客。我这名字取得太自不量力,授人以口舌,我总深恐好事者窃笑。


进候车室。由于大雨,深圳北站的动车大范围延误。我坐的这班,延误50分钟。暗暗叹了口气。转去襄阳的动车,我望洋兴叹。原计划我直接去十堰,与梦想之旅汇合。但想到襄阳好久没去了,临时改念,准备顺道去看看以前的同事们。可惜落空了。


04年襄阳设立新东方后,我总共去了几十次。最初从武汉开车得7个小时,襄荆高速通车后,4个多小时。现在,动车只要2个多小时了。想起了以前辛苦忙碌快乐的时光。长途奔徙,和老赵在服务区舒展筋骨打羽毛球,围了一圈目无表情的大货车司机。


动车延误,只得直奔十堰,等候大部队。到武汉时,下午已过大半。天气格外温暖。虽然只呆了一个小时,望着笼在淡淡雾霭中的武汉,阳光温煦,倍感亲切,


我赶去买十堰的票。只有“无座”可售。真有特色,既然无座,为何售票?还有一百多张,票价和坐票相差无几。尽管如此,我谢天谢地,不然实在麻烦。不合理的制度,也有受益之人,赋予其存在的理由。


最早一次去十堰,是1997年。当时随武大的三下乡青年志愿者去郧西,路过十堰。一夜的火车,一部分人有座票,一部分人站票。年轻,毫无知觉,一路说笑就过了。


现在,站票,4个半小时,倒是个挑战。去了餐车。现在的动车餐车,已不设座位。靠车窗一条横杆,供人半倚半靠。由于其他动车晚点,餐车里满是错过车,替补上来的旅客。席地而坐,拥挤不堪。居然还有两名婴儿,来回蹒跚而行。


我以为能补上座位,问列车长,断然说没有。真得一直站到十堰了。既来之则安之。我吃了盒饭,摸出Kindle看书,站一会,靠一会,坐在地上一会儿,时间很快过去。上下两册的一本闲书,蔡东藩的《清史演义》一直没读完,这次旅途总算了解。


旅途过了一半。餐车里的人逐站减少。一脸严肃的列车长过来,说前面车厢有空位了,你们去坐吧。大喜过望。这些不合理而模糊不清的制度,竟也有温情之处。


近十点才能到十堰。一整天时间,就在地铁和火车上度过了。我尽可能不坐飞机。速度对我来说,不甚重要。我喜欢火车“在路上”的感觉。窗外匆匆掠过的田野,带我直奔远方。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