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2016.4.8】周五
(2016-04-10 17:03:01)分类: 香港生活录 |
周五,多云转阵雨,下午晴,闷热。昨天开始开空调。在香港,开冷气是因为潮湿。渐渐明白,为何餐厅、商场里为何冷气那么足了。
搬家之后,校车时间太早,遂改为每天接送心一。我只负责周五。车接近一隧道口,车流已是密密匝匝。多股车道变两道。好在秩序井然,大多不抢,虽滞留,几分钟也就过去了。
上午备课,应“精雕细课”之邀,做一个诗歌课程。原新东方同事开发的APP。手机APP时代,不叫上课、备课,叫“做课”。网络日新月异,我躬逢其盛,只能跟着80后、90后混了。
上午十一点,和原房东说好,交接房子。房东夫妻俩卖掉了正住的房,准备重装修这个单位,和两个二十岁左右的女儿自住。两个女儿,谁住大一点的海景房,谁住鸽子笼般的杂物间,让夫妻俩颇头疼。
我们把房子打扫得一尘不染。房东转了两圈,很满意。心一妈妈为房东太太出点子装修,双方皆大欢喜。房东退还押金,开我一张支票。
在香港,还得慢慢习惯的,是支票。什么都用支票。给心一订午餐,每月的洗车费,租房押金,水电气公司退还押金,都是支票。好在银行网络系统发达,有很多受理支票的ATM机。
大陆的支付宝、微信支付盛行,我想有几个原因,一,国内银行有国营的影子,高高在上,服务不行。二,所以,大陆在电子商务方面发展迅猛。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人,习惯了银行、信用卡,新兴事物的接受度不高。
中午,在以前的小区吃饭,吃完在公园散步。熟悉的场景,还碰上一些熟人,餐厅里的服务员也大多熟识,格外亲切。
下午去学校接心一。先去校门口的社区公共图书馆。给心一借了几本书。至于我自己,前段时间搬家、上课,我几乎没时间借书、读书。只在Kindle上读些闲书而已。
晚上吃饭,去了楼下一家东南亚小饭馆。那里的印尼特式炒饭,很对我的胃口。有一点点辣,类似湖南的酱油饭。分量极大。我们一直惊叹香港人的饭量。任何餐馆里的一人量,我们一般都吃不完,得打包。哪怕是早餐,也撑死人。
这印尼海鲜炒饭,78元,挺贵。好在我只吃了一半,打包带走,明天再吃一顿。心一妈妈点的海南鸡饭,也是当了两顿。饭后去公园散步,晚风湿润凉爽。
下午和晚上,微信上和邱伟和崔人元两位书友聊天。邱伟兄的读史记札记,即将付梓,嘱我写序。邱伟比我小十多岁,学问远比我精深。岂敢。帮他找了俞老师作序,野夫推荐。两位前辈都读过邱伟的史记札记,慨然应允。
受了刺激。知耻而后勇。读书,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