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这只是我们作为家长的亲身体验,不代表所有的国际学校和私立学校。但愿能一斑窥全豹。
圣诞临近,收到心一学校PTA的一封信,希望但不强求每位家长交600港币,给老师买圣诞和新年礼物。
PTA的全称是Parent
TeacherAssociation,由家长代表、教师代表以及校长构成,相当于学校管理的顾问机构,在权力上,近似大陆政治话语的“政协”。心一学校的PTA,我有幸忝列。
一石激起千层浪。家长们收到邮件,议论纷纷。大陆的家长,惯于给老师送礼,见怪不怪;对学校决定,视为最高指示,大多没什么异议,即使有小嘀咕,也老老实实交了。
有英国的家长回信,说,我们做个算术,一个孩子600,班上22个孩子,1万3千2。给班主任和助教老师送礼,两个人,需要这么多么?
得到的解释是,这笔钱将用于:1,班主任和助教老师的圣诞和新年礼物。2,一部分给其他课业老师,体育、音乐、艺术、中文老师等等。3,支付班级圣诞派对的开销,点心、饮料等等。
那位提出质疑的英国家长回邮件,表示感谢,还幽了一默,说,哦,真好,那我明年一定去应聘当个小学老师。因为邮件群发,我们这些不吭声的家长,见到这一问一答,坐享其成,看了场热闹。
又过了几天,家长们收到邮件,告知这笔钱的去向,1,班主任:一张丰泽电器行的购物卡。心一的帅哥班主任喜欢稀奇古怪的电脑配件。2,助教老师:一张玛莎的购物卡。3,全校其他课程老师,由PTA统一购买的比利时巧克力。3,鲜花以及圣诞派对的零碎开销。
最后的结果是,全班22个孩子,有20个家庭交了这600港币,两个家庭要么是不认可,要么是压根没看邮件。
这种给老师送礼的方式,让我心情复杂。一,采用公开的集资,家长不需要与教师私人接触,相对透明,我们很欢迎。二,但缴纳的金额有点高,缺乏孔子“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的朴素教育理想。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