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羽毛球

(2011-12-31 09:21:56)
标签:

杂谈

分类: 读书

 

还是国内好玩,可以打羽毛球。昨天晚上,和以前同事李达,牟晓波去打羽毛球,出了一身淋漓的汗。

 

在球馆门口,碰到意气风发的李达迎面走来,仿佛半年前在Kingson火车站,李达扛着一箱杯盘碗盏的情形,只是时空换回到熙熙攘攘的武汉小巷。

 

大约十年前,我开始着迷羽毛球。之前和一帮球友踢足球,日渐体力不支,遂转向羽毛球。当时和心一妈妈,坐519去汉口打球,在武汉早期的业余羽毛球圈子里,颇有声望。有人见了,就说,“武昌的那对小夫妻又来了!”

 

非典期间,人人自危之时,我们和一班羽球爱好者,天天在球馆里挥汗如雨,突然有人说,“报上让大家去买板蓝根和口罩呢。”待我们背着羽毛球包,赶去球馆外的药店,店员说,“现在才来?早卖光了!”

 

04年,水准如日中天之时,我踢足球脚踝严重骨折,两年做了两次手术,就此退出体坛,羽毛球也打得少了。学校里,牟晓波是高手,偶尔会向他讨教几招。李达是最近才从篮球转向羽毛球,进步神速,正是当年我开始打羽球的年龄,兴致高昂。

 

和李达拉了几个高远球,我就气喘吁吁了,鼓足了劲赛一局,毫无招架之功。他不失误,我就得不到分。牟晓波现在也奈何他不得。真是后生可畏。

 

巧得很。球场上居然有一对英国的男双选手。我在英国,从未见过人打羽球;在武汉竟一睹两个专业选手的风采。其中的一位,看起来似有亚裔血统,另一位是印度裔。那亚裔,在全英职业球员排名在百名之内。旁观的球友在一旁大声议论,喜形于色,说球友某某某某一下就把他们给干掉了。

 

我看那场面情状,本地的一对球友,衣衫不整,其中一个似乎还身着秋裤;英国球员全身专业行头,背上还印着名字,却被打得狼奔豕突,落花流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萨书场》
后一篇:韩寒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